相對的,能力弱的上級與能力強的下屬搭配時,放權則顯得尤為重要。似劉禪在軍事上庸庸碌碌,將征伐之事悉數委託給姜維不加干預,便能收穫對國家最為有利的結果。
然而此時鐘會與田章之間的關係顯然不是後一種,無論是田章本人還是他麾下的將領都希望能夠從鍾會那裡得到明確的指示,但鍾會的傳令卻十分簡單,只是命他們撤退避免被圍。
在東面河水方向已經被漢軍阻斷的情況下,田章等人合計商議的結果只能是往北退,北面地廣人稀鄰接羌胡外域,沒有關山阻攔,只要他們走得快最多多繞點遠路,退回安全之地還是不成問題的。
但這一步棋已經提前被姜維料到,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閻宇從西面強勢逼近,田章部遂放棄馮翊北撤,行軍不出數日便被姜遠麾下的折衝營輕騎截住。
文鴦率領文虎與楊烈分襲魏軍頭尾,以擅長陣戰突擊的左營挫敗魏軍前鋒,以戰法靈活機變的右營襲取魏軍後隊的輜重,對中間結陣自守的龐大步軍放任不管。
一戰過後,田章軍損失不大,但後隊的輜重卻七零八落,被漢軍燒燬不少。
文鴦軍一擊得手立刻脫離,不跟魏軍步卒糾纏,田章軍中配屬的少量騎兵也不敢追擊有三千之眾的折衝營,只能幹看著他們遠揚而去。
損失掉了大量的糧草輜重,田章軍如果繼續強行北上進入羌胡地界,一旦得不到支援很可能會在半路陷入斷糧困境。
僅憑他們軍中現在所剩的糧草,是絕無可能退回魏境的,此時再聯絡鍾會求援也不現實,潼關激戰正酣,鍾會豈有可能為了一支偏師而改變全軍的部署靠過來援助他們?
別無選擇,田章只能退回馮翊重新蒐集糧草,他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困守馮翊被蜀軍圍住。
出於以往交鋒的經驗,魏軍認為蜀軍在攻城這一塊仍是短板,馮翊城中還有不少糧草,他們退回去堅守個把月是有希望的。
田章掉頭回師,全軍緊趕慢趕跑回馮翊,但還是慢了一步,馮翊城已經被漢軍佔據。
佔領馮翊的甚至不是閻宇的軍隊,而是一路急行軍趕來的姜遠部無當營。
狼池和孟軻發揮山地行軍的固有優勢,一路穿山越澗抄近道趕來,甚至比閻宇的軍隊還快了半天。
這半天的優勢也剛剛好卡住了田章回師的速度,恰巧把魏軍關在了城外,此舉等若為田章等人的棺材敲上了最後一顆釘子。
至此,姜維對這一戰的前三步計劃全部實現,合圍之勢已成。
在南鄭接到順利搶佔馮翊的軍報之後,姜維不再關注北面的戰局,當即召集三軍將領,宣佈剋日出師東征。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