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免引人注意,姜遠沒有在小巷之中逗留太久,收下密探交給自己的書信之後便繼續循原路返回館驛。
他的心情此刻好到了極點,這趟交州之行真是收穫頗豐,不但和陸胤順利談妥了開通商路之事,還順便得到了兩條能夠讓己方在與東吳衝突時佔據優勢的情報。
交趾郡吏呂興有意反吳,這一條報告給霍弋讓他早做計劃善加利用毋庸置疑。至於所截獲的施績的那封信,姜遠覺得不交給霍弋留在自己手中更好。
“玉瀛,我回……”
推門的瞬間,姜遠敏銳地察覺到一絲異樣,屋中寂靜無聲,只有快要燒盡的燭火空燃。
人不在……
這讓他覺得有些難以置信。
已經入夜了,以她謹慎的性子,會在這個時候外出嗎?雖說這幾日城中有集市廟會並不執行宵禁,但這事發生在玉瀛身上未免也太過反常了。
姜遠在門口站了片刻,仔細觀察了情況後踏入房間,徑直走到點著燈燭的桌案前。
他垂目凝視,拿起了留在桌上的字條讀了一遍,臉色驟然一沉。
玉瀛被人綁架了!
對方留下字條要他獨自前往城南一處指定的宅院,並且不許他向交州刺史府求助。
會是誰?難道是左平嗎?
字條上沒有透露任何可供猜測身份的資訊,姜遠也拿不定對方是何人,思來想去只能覺得左平嫌疑最大。
畢竟除了左平之外,番禺城中他也沒有和其他人有私下接觸,聯想到左平和玉瀛曾經相識的關係,他很難不往這個方向去想。
不許他向交州刺史府求援,那就是想要私下了結了,對方難道真的把自己當成來談判的文職武將了?這種狂妄的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姜遠默默記住了對方提及的地點,而後把字條放在燭火上燒掉。
隨後他從屋中的大木櫃裡取出了一對長短刀和手弩,並在外衣底下穿上了軟甲。
拂滅燈火,出門赴約。
番禺城中的道路不算太難走,館驛離城南那一片也不遠,姜遠於途中避開了兩隊巡察的吳軍,很快便找到了對方在字條上提及的地點。
那是一座位置偏僻相對比較孤立的宅院,門前掛著兩隻大紅燈籠,周圍是幾座黑燈瞎火的民房。
院門是虛掩的,並沒有鎖上,彷彿是特意給他留的門。
但姜遠沒有貿然進入,他先想辦法悄悄爬上了相鄰一座民屋的頂部,蹲據在上朝著目標的院子窺伺。
院中有北、東、西三進屋子,北面和西面的屋子都有燈火閃動,隱約可見人影。
姜遠緩緩移動腳步換了幾個角度觀察,但始終難以確認對方的人數分佈。
他的耐心逐漸耗盡了,最終還是決定先主動現身上門,弄清楚對方的意圖和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