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前營的長槍手們勇敢地迎著羌人騎兵的衝鋒結成了緊密的三排陣列。
他們沒有虎步軍那樣的重甲,並且軍中的盾牌大部分被調去了南面阻擋山林中伏兵的弓箭射擊,第一排計程車兵只能以血肉之軀直面騎兵來勢洶洶的衝擊。
後排計程車兵把長槍架在前排士兵的肩膀上,形成高低錯落密集的長槍荊棘。
讓漢軍慶幸的是羌騎衝鋒時沒有把騎射當成主要攻擊手段,這對既無重甲又缺少盾牌的長槍手們是絕對的好訊息。
最前排的羌騎衝至漢軍槍陣近前,發覺荊棘密佈的長槍陣列難以衝動,但迫於全體衝鋒的形勢又不可能勒馬掉頭,只得逼著坐騎硬撞上去。
一部分騎術功底好的人能操控戰馬在逼近槍陣時奮起跳躍,即便在半空中被長槍刺中也能從高處砸進敵陣。
無前營計程車兵頭一次見到如此兇悍的敵人,連洮西之戰時的從南段渡河趕來解圍的魏軍騎兵都未必有勇氣直衝這樣密集的槍陣,生長在馬背上的羌人們卻敢這麼做。
在不要命的衝擊下,無前營本就有缺陷的槍陣開始潰散,指揮槍陣的兩名百人長死戰不退,先後犧牲。
正在南邊陣地指揮士兵以弓箭集中射擊壓制山林之中的敵軍的姜遠聽到北邊告急,只得暫時放下此間的事趕去救火。
在槍陣的拼死堅持下,無前營的連弩士們總算得到時間整備好的武器和陣形。姜遠見連弩已經做好迎擊準備,便傳令讓槍陣不再死撐,向兩側退散把敵軍放進來。
羌騎從槍陣的缺口湧入,但旋即遭到連弩狂風暴雨般的攻擊。
龐憲堅持攜帶的幾輛弩車成了此時救命的稻草,靠著弩車短時間內傾瀉的火力,漢軍總算遏止了羌騎衝陣勢頭。
趁敵軍被連弩射得陣形散亂之時,姜遠帶著無前營的一百騎兵發起反擊,一舉將羌騎逐退。
南邊的伏兵見騎兵被漢軍擊退,迅速逃離了戰場遁入山林銷聲匿跡,姜遠見山高林深也不敢追擊,和龐憲一同收整的隊伍並派人再去打探前軍的情況。
增援半路上中伏,無前營擊退伏兵自身也有不小的損失,龐憲對繼續增援感到心裡沒底,但姜遠卻堅持要繼續前進。
分兵的弊端已經顯現出來,在不能明確知曉狼池和孟牁兩軍位置的情況下,頂著對方的伏擊繼續前進有很大的風險,但姜遠選擇信任自己的部下,並下定決心要營救被困的前軍。
他已經做好了這一戰結束之後接受處罰的心理準備,無論營救文鴦和阿納雅要付出何種代價,此身一往無悔。
……
山崗之上,一名頭戴褐色氈帽身披白裘的羌軍將領正在親信的陪同下俯瞰下方的戰場,數千羌軍將百餘漢軍騎兵圍困在中央,喊殺聲在山間迴盪不止。
被困的正是文鴦和文虎率領的前鋒,他們一路馬不停蹄地追擊羌兵,被引入了此處早已佈下伏兵的窪地。
羌軍從四下衝出合圍上來,文鴦和文虎幾番衝陣都沒能破圍,麾下士卒傷亡漸增,兩人都很是焦急。
“二哥,山上有敵將在搖旗指揮!這樣下去咱們永遠也衝不出去!”文虎發現了山崗上的羌將,伸手指示道。
文鴦咬牙切齒地仰視著山崗上的敵將,舉槍招呼道:“跟我往上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