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姜維確定劉禪是真的沒有因為姜遠在南中的所作所為而生氣,這才放心地答應下來。
劉禪打了個呵欠,隨即露出了睏倦之色,對姜維說道:“朕有些睏乏,今日便到這裡吧。軍中之事,還望愛卿替朕多多費心。愛卿在漢中治軍,若遇北伐良機,可先斬後奏。”
“臣定不負陛下所託。”姜維起身向劉禪告辭。
……
七月之初,合肥新城之下,吳軍圍城已有兩月之餘。
諸葛恪二十萬大軍被阻於城下,攻勢未歇但已失鋒銳,他的耐心早已在圍城日久中耗盡,對待麾下與左右愈發專橫獨斷。
酷暑炎天,吳軍各營染病者日漸增多,領軍之人卻不敢把軍中疫情如實向上稟告,因為諸葛恪下令敢言此類動搖軍心者皆斬。
東吳名將朱桓之子、鎮南將軍朱異建議諸葛恪應該撤軍回師豫章,再圖進取淮南,被諸葛恪當作是對其指揮的質疑與挑釁,大怒之下奪其兵權。
吳軍眾將畏懼諸葛恪的權威,只得咬牙催令士卒捨命攻城,戰至九十餘日時,合肥新城外牆上終於被吳軍石炮砸出兩道裂縫缺口,城內的魏軍也已傷亡大半。
守將張特於當日吳軍攻勢暫停之間隙,派人帶著自己的將軍印綬出城前往諸葛恪大營中拜見,奉上印綬對諸葛恪哭求道:“大將軍東興之戰威震淮南,今帳下兵馬強盛,張特自知守合肥不過螳臂當車,願降於大將軍。”
諸葛恪接過左右取來的張特將印一看,對來使笑問道:“張將軍何不早降?今圍城已近百日,破城在即方來降我,是否誠意欠奉?”
張特使者回答道:“大將軍有所不知,我家將軍非不願早降,實是眾軍所迫。我等家小皆在後方為人質,降一人則誅連三族。但魏律有規定,守城百日援軍不至而降者無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諸葛恪眉峰微挑:“竟有此事?”
“今大將軍已圍城九十餘日,司馬孚畏懼大將軍威名只敢縮首於壽春,對我等見死不救。城中將士皆憤怒不已,若不是顧及家人安危,早就來降了。”使者聲淚俱下道,“張將軍命我奉印綬前來以表誠意,還望大將軍寬限數日,待百日期滿,我等當開門跪迎大將軍威武之師。”
諸葛恪心中大喜,上前將印綬還給使者道:“回去告訴張特,我相信他的誠意,不取他印綬,希望他早做投降準備。降我者不但皆可免死,還有重賞。”
“多謝大將軍!”使者擦去淚水,欣喜異常,對諸葛恪再三拜謝,帶著印綬返回合肥新城之中。
諸葛恪旋即下令各軍停止攻勢,左右正待執行命令,都尉蔡林出列高聲阻止道:“大將軍切不可被張特那匹夫給騙了!如今城牆已現缺口,魏軍也是力窮困窘,我軍再攻片刻便可拿下!”
“住口!”諸葛恪勃然大怒,“殺戮欲降之人,如何顯出我乃仁義之師?”
蔡林爭辯道:“大將軍怎麼不想想東興之戰,魏軍崩潰後寧願溺死也不降者數千,何也?張特死守將近百日,卻於此時請降,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
“衛兵,把此人趕出去!”諸葛恪重重拍案,對站在帳中猶豫不決的諸將吼道:“不去執行軍令,莫非爾等不願看我成功嗎!”
被衛兵推出軍帳的蔡林回頭惱恨地看了一眼,狠狠地嘆了口氣。
喜歡殘漢虎膽請大家收藏:()殘漢虎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