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現的漢軍徹底打亂了魏軍的陣腳,他們為了堵截迷越部,把寨牆西面修得十分堅固,卻根本沒有防備背後的東面。
一員白鬍子的老將縱馬持刀衝下山坡,左右數十騎親兵相隨。只見他躍馬突入魏軍陣中,手起一刀便將百人長斬殺,長刀瀝血威武不凡,正是陰平太守、廣武都督廖化。
底下的魏軍被廖化衝散,又失去了領隊的百人長,殘部紛紛往寨牆上退去。這時漢軍前鋒步卒已經趕到近處,一排連弩掃過,寨牆上的魏軍如割草般倒下。
漢軍步卒趁勢衝殺,風捲殘雲般把守寨的魏軍消滅殆盡,前部在副將的帶領下登上寨牆迎接姜遠等人。
“姜參軍!你還真把羌人帶回來了!”副將登牆眺望遠處迷越部龐大的隊伍,大笑著對姜遠豎起拇指。
姜遠此時感動得說不出話,站在寨牆上對著廖化握槍抱拳遙遙一拜。
若是廖化軍沒有恰好在這個時候趕來,這一仗還不知道要怎麼收場。
“拆毀寨牆!迎接羌族弟兄!”副將高聲下令,隨後對姜遠揮了揮手:“姜參軍,我們下去吧?”
姜遠點了點頭,帶著姜志等人一同下了寨牆去拜謝廖化,漢軍則迅速動手拆毀了魏軍建立的營壘,替迷越部掃清前進的阻礙。
“廖太守,多謝出兵相救。”姜遠向廖化行禮道,“姜某山窮水盡,若無廖太守這支救兵,今日恐怕要埋屍於此了。”
“不必客氣,姜參軍既敢捨身招撫羌人來降,老夫自當鼎力相助。”
姜遠說道:“西平魏將秦琦會同西海羌王姚柯回在後追擊,魏軍的步卒被我用計甩開了,只是不知姚柯回的羌騎是否還會趕來……”
“但可放心,我親率本部人馬為你們斷後。”
廖化帶出來的漢軍有四千之眾,且裝備精良配有連弩,斷後阻擊自是不在話下。
迷越部首領阿納吉此時也來到廖化面前,經姜遠介紹之後兩邊以禮相待,聽聞阿納吉提起部眾缺乏糧食,廖化隨即讓麾下將攜帶的軍糧勻出一些分給對方。
由漢軍接手後方警戒之責,迷越部就地休整用食之後繼續上路。廖化派出了手下出身西羌地區計程車兵作為嚮導在前引路,引導大隊人馬向陰平前進。
姜遠本想和廖化一起留在後方為迷越部斷後,但被廖化堅決謝絕。由於實在拗不過這個偏執的老頭子,姜遠只好跟著迷越部一起轉移。
之後的路途順利無比,再也沒有和敵軍遭遇,等回到陰平郡境內,姜遠才從後續撤回來的漢軍口中得知,魏軍和姚柯回並沒有繼續追擊。
至於對方是早早放棄了,還是懾於廖化的威名,這背後的理由就不得而知了。
總而言之,那一日攻打魏軍兩個百人隊攔路修建的營壘,竟是他們東歸途中的最後一戰。
數日之後,廖化帶領最後一批部隊返回,同時成都方面派來安撫歸附羌族的官員也到了。經過雙方合力清點統計,被姜遠帶回大漢的羌族足有一萬兩千七百三十四人,其中八千餘人是來自西海的迷越部部眾,另外近四千人是途中漸漸加入進來的西羌百姓。
這些人被編戶安置在陰平、南陰、沓中等地,一部分人選擇用帶來的牲畜換取了官府秋收的屯糧,並由專人指導學習耕作,另一部分人則依靠陰平西部與西羌接壤之地繼續放牧。另外,按照姜維從漢中傳來的指示,姜遠親自從中挑選勇敢善戰之人編入軍戶,對於東遷途中戰死者遺留的親屬家人也予以撫卹補助,最後選拔出了七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