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軍圍城已經三日,南安郡治所原道縣城頭,魏軍的旗幟依舊屹立不倒。
繼雲梯、衝車等攻城手段皆未見奏效之後,姜維無奈之下只得下令暫停了攻擊,望著城下七零八落的屍體和支離破碎的攻城器具,他感覺自己彷彿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跟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的時候。
諸葛亮二伐時曾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攻擊魏將郝昭駐守的陳倉,用盡各種手段卻始終無法破城,二伐也因此而草草收場……
此戰暴露出漢軍攻堅能力疲弱的缺點,歷經二十多年也未能得到改善——這倒並非是姜維不想改善,而是北出的道路連運送軍糧補給都甚為困難,更不要說運送製作大量攻城器械的材料了。
“將軍,如今南安郡西面和南面的城池已經盡數被我軍拿下,但原道城久攻不克,為之奈何?”夏侯霸未曾料到漢軍攻城如此不易,本以為擊破隴西一萬魏軍之後,姜維部已經可以縱橫雍涼,沒想到這麼快就陷入了頓兵城下的困境。
姜維沉吟許久,向身邊負責後勤的將領問道:“我軍糧草還可支撐多久?”
“將軍,滿打滿算,還可度支二十日。”
“那就再攻十日,繼續派人回去催糧。”姜維下令道。
好訊息是在姜維親率的兩萬主力圍住原道的這幾日,另有一萬偏師兵分多路攻掠了南安郡西南兩側的幾座城池,魏軍似乎是由於兵力不足主動棄守,因此漢軍得以幾乎兵不血刃連下數城,並從這幾座城裡略微得到了一些補給。
“這幾日攻城徒勞無功,可見城中有擅守之人。”夏侯霸將自己的擔憂向姜維說明道,“但敵軍兵少,必不敢出城。我軍此時撤軍,可順勢捲走南安與隴西兩郡未及撤離的百姓,遷至漢中充實人口,將軍意下如何?”
“十日之後再撤軍不遲。”姜維不願就此放棄,在他看來雖然原道城難攻,但繼續圍攻未必沒有好處。
攻城艱難,打援卻要容易的多,南安與天水為鄰,姜維此時已經將目光放到了從天水前來南安的道路上。
夏侯霸隱約猜到了姜維的想法,但他覺得這麼做屬實風險巨大,沓中之戰的訊息此時定然已經被長安、洛陽方面知曉,以郭淮陳泰之能,絕不會坐視漢軍攻掠隴右的。
或許魏軍的援兵已經在路上了……夏侯霸心想,再等十日,來的就未必單單是天水的魏軍了,說不定還有從中原趕來的大軍。
如果局勢真的變成那樣,縱然姜維還來得及撤軍,也沒法像此時撤軍可以做到大搖大擺遷走魏地人口了。
念及此處,他正想再度提出商議,但姜維卻轉而向其他將領下了另一道命令:“將攻打南安其餘城池的軍隊收攏,接替本部人馬繼續圍攻原道城,入夜之後本部主力向東轉移,尋機殲滅前來援救原道城的敵軍!”
眾將答應一聲,各自領命而去,姜維又對傳令兵吩咐道:“速往陰平橋頭,調張嶷、姜遠部前來助戰!”
夏侯霸驚訝得合不攏嘴,拉住姜維問道:“陰平橋頭何等重要,調來張嶷和姜遠固然可以增添本部的戰力,但我軍退路如何保證?將軍難道忘了之前那支從祁山突出的奇兵?”
“那不過是敵將的詐術,我軍兵力集中,雍涼魏軍兵力卻分散,各部實力皆弱於我。”姜維信心十足地說道,“即便祁山之敵敢故技重施,量其也不敢進攻白水、關城,待我軍擊破南安或天水,敵軍若在陰平則自陷死地。”
夏侯霸嘆了口氣,低聲道:“只怕即便有張嶷、姜遠部前來助戰,我軍也無法輕易拿下南安或天水,屆時長安郭淮陳泰救兵大至,我軍將陷入被動。”
“我意已決,公不必再勸。”
……
陰平橋頭,姜遠剛返回營中見過了俞廣,見營中一切如常便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