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壽城中歇了一夜,次日天明,姜遠便準備動身返回陰平橋頭的軍營。
走之前他打算去東郊的中軍舊營看一眼,雖然眼下還沒法立刻把徽雲嶺那寨人收入軍中,但自己既然答應了此事,自當對他們有個交代。
牽馬行至城門時,姜遠與一行素衣孝服、正要前往祭拜費禕的人不期而遇,沒想到正是黃門侍郎費承一家子,費禕長子費承、次子費恭皆在列。
姜遠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正打算退避到一邊等這些人先出城,但費承已然看到了他。
因其斬殺郭循,加上昨日營救之事,費承對姜遠格外印象深刻且心懷感激,此時主動上前稱呼道:“姜參軍。”
姜遠拱手作揖,微微欠身:“費大人。”
“姜參軍這是急著回軍中嗎?”
“義父與諸將士尚在魏地死戰,在下與張嶷將軍共同擔負據守陰平以衛我軍歸路之職,不敢久留。”姜遠回答道,“待大軍歸來,義父定會前來祭拜大將軍,屆時在下自當隨同。”
費承聽他既然都這麼說了,也不好再行挽留,回首喚到:“葭兒,過來拜謝恩人。”
披麻戴孝的少女低著頭緩緩上前,對姜遠一拜跪地:“姜參軍救命之恩,小女子沒齒難忘。願日夜為君祈福,祝姜參軍摧破強虜,再建奇功。”
聽出費芸葭最後“奇功”二字所發的重音裡含有弦外之意,姜遠一時間也弄不清她此時的拜謝有幾分真心。
費小姐這是在諷刺自己和姜維利用郭循建功嗎?何必如此呢……即便她不提這一句,他也不會因此而得意忘形的。
姜遠暗歎一聲,索性不去想這些,擺出謙遜姿態向費承表示自己不過是奉命做了力所能及之事,而後示意費芸葭起身不必再跪。
在費承面前,費芸葭似乎完全沒有了之前幾次在姜遠面前所表現出的銳氣,她一直等到父親的許可才從地上起身,起身之後都沒有拍去雙膝上的塵土就再度向姜遠躬身行禮。
準備出城的費家人此時主動為姜遠讓開了路,姜遠向費承道謝,努力保持著鎮定牽馬從費家人中間走過,出城之後上馬馳往東郊舊營。
費芸葭一直等到聽不見馬蹄聲才從躬身行禮中直起腰,她遙望著城門外被馬蹄揚起尚未散去的煙塵,明澈的雙眼中漸漸蒙上了一層薄霧。
“大哥覺得這位姜參軍如何?”費恭此時湊過來向費承問道。
“‘忠志之士忘身於外’,丞相《出師表》中說的,就是這種人吧。”費承感慨道。
費芸葭在後頭低低接話道:“父親身為天子近臣,也當勉勵自己如丞相《出師表》中所言那般,‘侍衛之臣不懈於內’。董允擔任黃門侍郎、侍中時,黃皓可不敢像現在這樣得意。”
費承與弟弟相顧一臉愕然,旋即回頭對女兒訓斥道:“休得胡言亂語!朝中的事,你一個女兒家懂什麼?”
見女兒似乎不服氣地噘了噘嘴,費承臉上又沉了一些,嚴厲地說道:“過幾日你就跟我們回成都去,以後老老實實在家待著,還嫌咱們家不夠亂是不是?這次的事,要不是有諸葛駙馬和姜參軍,你早把費家人的臉給丟盡了!”
“女兒知錯了,女兒昨日沒有在賊窩裡守節自盡,反倒活著回來,讓父親覺得受到羞辱。對嗎?”費芸葭委屈地咬著嘴唇,稍一低頭眼淚就滴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