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都這樣了,心外科的醫生就更是不敢放慢速度了,心中的壓迫感也是上來了。
人家扶鋼筋的都這麼給力,他們怎麼能懈怠呢。
至於說要不要換人,能不換人當然不能換了,換人就有讓鋼筋動彈的風險,要是武小富能夠一直扶下去,那才是最穩的。
不過,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一個手術機器人的重要性了。
要是在這裡放一個手術機器人,由機器人負責武小富的這個工作,那就不用太多擔心了,眾所周知的,機器人可不會覺得累。
可惜,沒人會專門研究一個機器人,就為了杵在這當個樁子,就抓著鋼筋,太資源浪費。
不過,話說讓武小富就專門幹個這樣的活兒,也顯得有些資源浪費了。
手術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期間監護儀可是不止一次的叫著,畢竟這麼大的損傷,這麼大的手術,患者就算是身體再好,都會出現各種問題,酸鹼平衡失調、失血過多、心臟回流問題,各臟器功能問題,等等問題都會接連出現。
更別說患者還有著梅毒這個基礎病症,身體的各器官本來就已經有了一定的損傷,對於這樣的手術,承受能力就相對來說更差了。
好在患者身後站著的可是整個醫院的專業團隊。
手術由武小富他們來進行,調節身體體徵的事情,可就不用武小富他們操心了,自然由內科的醫生們來進行。
不得不說,這絕對是患者的幸運,平時可沒有哪個人能有這樣的好運氣。
“準備取了。”
心外科的醫生,此時也進行的差不多了,都一個小時了,他們加緊時間之後,顯然效率不是平時可比。
小心的扶著患者的心臟,對著武小富說道。
武小富點了點頭,開始慢慢的將鋼筋往出拿,這個速度可不能快,一者是怕傷到心臟,二者也是要突然有突發的情況,也能隨時停下。
滴滴滴!
果然,監護儀的警報聲雖遲必到。
眾人雖驚不亂,出問題也在他們的意料之中,畢竟壓迫到了心臟,鋼筋出來的時候,心臟難免會受到影響,不過心外科也有第二套方案,直接上體外迴圈。
本來他們還想看看不上體外迴圈的情況下,能不能完成手術,如今看來,是不行了,心臟明顯是受到了損傷,就算是將鋼筋取掉,也要對心臟進行手術。
體外迴圈是利用一系列特殊人工裝置將回心靜脈血引流到體外,經人工方法進行氣體交換,調節溫度和過濾後,輸回體內動脈系統的生命支援技術。
在體外迴圈的過程中,因為人工裝置取代了人體功能,所以也稱“心肺轉流”,用到的體外迴圈機也稱為人工心肺機。
而進行體外迴圈的目的是在實施心臟直視手術時,維持全身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
當然了,隨著臨床醫學的發展,現在體外迴圈應用範圍在不斷擴充套件,也不僅是侷限於心臟了了,還有肝、腎、肺等大血管手術中也在應用,還有在腫瘤治療、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的生命支援方面現在也是成果碩然。
而心外科的醫生,之所以不一開始就使用體外迴圈,是因為,凡事都有好壞兩面,體外迴圈自然不會沒有缺陷。
比如說代謝性酸中毒及呼吸性鹼中毒、血液中有形成分的破壞。
尤其是血液中有形成分的破壞,因為灌注後血小板數量和功能均下降,纖維蛋白原下降,可以有血紅蛋白尿、溶血性黃疸及進行性貧血的出現。
凝血功能障礙的恢復更是需要1~7天。
再就是還有電解質失衡、腎功能下降、迴圈系統功能下降、呼吸功能損害、腦損害等等。
人們更多的都是擔心腦損害,覺得說是進行體外迴圈之後,等手術結束,人會直接變傻。
變傻自然是不至於,無論是麻醉,還是體外迴圈,都不至於的,體外迴圈的腦損害,更多的是擔心出現顱內水腫、出血等情況。
所以,能在正常情況完成手術,醫院是一般不會給患者進行體外迴圈的。
但是像眼前這樣的情況,不進行體外迴圈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