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
拉西曼王國使節造訪的訊息,已然傳遍王城的大街小巷。
以往民眾對這種“使節來訪”的新聞沒有任何興趣,可是當“飛船”這個名詞一經傳出後,這場看似平常的國事訪問,便瞬間成了無數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按理說,這個世界的平民早已熟悉了“魔法”、“元素”或“神術”之類的存在,對於“飛船”的反應不該如此過激才是。
可事實上,“飛船”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被數百年間已經被太多的“傳說故事”徹底神化,以至於擁有了某種更為特殊的意義。
不知從多少年前開始,吟遊詩人口中便出現了這種會飛的載具,它們的存在大多和高精靈或某些上古文明掛鉤,無論是形象、作用還是戰略意義,都被這些敢編敢造的傢伙們吹上了天——以至於在很多人眼裡,“飛船”的意義甚至等於“能攻下國家的神器”。
“三艘飛船攻下xx國”、“萬炮齊鳴炸平獸人大本營”之類的意淫橋段在街頭巷尾流傳了不知多少版本,所以當平民們聽聞拉西曼使節的“旗艦”即將抵達港口時,一個個都表現出了極為濃烈的好奇,甚至出現了“萬人空巷去圍觀”的盛景——而至於之前“獸人入侵”、“邊境危險”的警告,他們卻已然漸漸忘卻…
不過相比麻木的民眾,卡倫王國的法師們此時心情卻惡劣的緊。
因為“飛船”這種東西,他們造不出來!
貴族們都有各自家族僱傭的高階法師,甚至連同王室斥重金建立了數所“魔法學院”,可近百年發展下來,魔法師們雖然造過不少能夠“浮空”的魔法物品,卻從來沒有人能打破重量限制,造出真正能用的“飛行載具”來!
卡倫王國從來不缺鬥爭,“制空權”的重要高階法師自然清楚,有關“飛船”的想法從卡倫建國之初便已出現,然而無論魔導師們如何強大,技術瓶頸卻始終擺在面前——能源不夠、法陣效果不好、造型結構不科學等等,最成功的結果不過是讓一個五米長的“戰艦”飛行百米後拍碎在了海里…
如果有足夠的經費和時間,或許魔法師們遲早能解決這個難題,但卡倫王國的法師們大多都依附於貴族存在,始終沒有、也不敢有徹底獨立於貴族外的大型組織——所以當王室貴族看不到成功希望後,便沒有人再去傻傻的燒錢,以致“飛船”的研究進展漸漸停止,直至最近五年來已經徹底沒有法師再去提起。
然而拉西曼使節的出現卻如一記驚雷,令卡倫王國自詡強大的的法師們出了一身冷汗!
“都是以訛傳訛,不可能的…”
“後來不是說了麼,那船飛行不了太久就落回水裡了…”
“總之今天一定要看清楚他們的旗艦,我不相信那些謠言!”
往日裡極少見面的高階法師們此時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於港口外裝飾華麗的廣場前低聲探討著。
在使節代表即將抵達的今天,這些法師們都應查理二世的要求從魔法塔中走出,佩戴著各個家族的徽記,帶著自己得意的學生或助手,換上了最為華麗的法袍、裝備上元素波動最劇烈的法杖,心思各異的望向了遠處海面上的朦朧薄霧…
他們的內心都頗為忐忑,甚至還有一種說不出的恐懼。因為如果這些外國來的法師展現的實力比他們強大,那對自詡“正統強大”的卡倫王國魔法議會而言,無異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領頭的六位魔導師面色各異,分別站在了不同的位置。他們的存在代表了王國法師的團體的六個“山頭”,除卻那些不願拋頭露面的強者,這六人基本代表著最高法術水準和學術水平。
但比起魔法師,王室顯然更信賴明面上的“玫瑰十字”或暗地裡的“蝮蛇十字”。“神術”在王國的地位是法師們無法比擬的,這也是卡倫王國法師數量不多的一個重要原因——港口隊伍中的法師們只是一小撮,而最顯眼的自然要數那一隊隊身銀鎧的“玫瑰十字”聖騎士和一臉莊嚴的主教與司鐸們。
貴族們也有不少年輕一輩前來,一個個同樣穿金戴銀打扮到了極致,不少自詡英俊的還帶上了假髮,拼了命似的刷存在感。從港口一直延伸到皇城的道路已被無數士兵分隔開來,湧到港口的人群在四周熙熙攘攘,不知情的人甚至會把這裡當做王國的慶典活動現場。
“其實這樣做,已經落入下風了啊…”
“寒冰之冠”克羅恩摩挲著手中的藍色魔杖,似是閉目養神般感嘆了一句。
身為六位魔導師中最年邁的元素法師,克羅恩的樣貌看起來不過五十歲上下,頭髮灰白相間,眉宇依稀能看出年輕時的英俊,不過他的實際年齡已有一百零三歲,幾乎是眼看著卡倫王國成立並一路成長到今天的——也正因為此,他對於查理二世的選擇其實是有些不滿的。
不過魔法議會在王國地位不高,更因為立場身份的問題而不能妄議君主,所以這般話語,也就只有他身旁的三位學生能夠聽得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師,我認為他們這般炫耀法術能力,恐怕也有故意吹噓和誇大的成分,如果真能拿到戰場上應用,肯定不會現在就展現在別人面前。”
“也不盡然,拉西曼相隔遙遠,‘侵略’恐怕不會是他們的首選,這樣展示力量更多是為了表達一種態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