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三百二十五年,後趙趙王石勒,擊敗前趙皇帝劉曜,侵吞了洛陽以西的數百公里土裡,自此後趙的勢力大大超過了前趙,成為了黃河以北最大的軍閥,石勒的義子石虎,憑藉著這一戰,成為了後趙國內,威望僅次於石勒的二號人物,石虎的權勢通天,很快便暴露了兇殘的本性。
石虎好色,而且老幼不嫌,上至六十歲的的花甲老婦,下到十六七的青蔥少女,石虎是一蓋收入榻中,每夜需當有七八名女人服侍石虎入榻,而且這些女人一旦令石虎不高興,分分鐘人頭落地,石虎好吃人肉,好飲人血,心血來潮之時,經常隨便殺死侍衛和婢女,剁成肉醬或者榨乾鮮血,供石虎飲用,其殘暴之性可見一斑。
更重要的是,不僅石虎如此殘暴,就連石虎的兒子學父親也學的像模像樣,長子石邃,年方二十,枉顧禮法,竟然與宮殿之內隨意與婢女行苟且之事,事畢還將其殺死,將肉烤熟供其飲用!
石虎因其好色,所留子嗣無數,大多跟石虎如出一轍,不過四子石韜倒是個例外,石韜從小克公執法,禮賢下士,看不過父親和其他兄弟的所作所為,石虎雖然殘暴,但是卻不糊塗,儘管石韜的性格與自己格格不入,但是石虎非常寵愛石韜。
石虎對於石韜的寵愛,引來了其次子石宣的怨恨,石宣時年十八歲,為人陰狠,看不過石虎寵愛石韜,因此十分怨恨石韜,多次暗中算計石韜,不料都被石虎識破,因此石宣從小就被石虎所排擠,非常不待見石宣,石虎越看不起石宣,石宣心裡對石虎就越是怨恨。
石虎一族的殘暴行為,遭到了後趙大臣諸如程遐,徐光的諸多不滿,但是為首的人,還是王后劉氏,劉皇后乃是石勒的結髮妻子,性本端淑,看不慣石虎的殺伐過甚,於是想勸勸石虎,便派了幾名婢女前去喚石虎前去中宮問話,不想婢女傳喚石虎之時,石虎正在酒醉之中,被人打擾心中大怒,竟然把這兩名婢女給殺了!
劉皇后聞之大怒,正當時石勒臨幸後宮,來到了劉皇后殿中,劉皇后便憂心忡忡地把事情一五一十講給石勒聽,石勒聽完,面色驟變,勃然大怒,卻是一言不發,劉皇后看著石勒道,
“大王,石虎殺伐過甚,已經引起了朝中的恐慌,石虎不除,怕是日後危及社稷啊!”
石勒屏退左右,然後把殿中的門關好,扭頭看著劉皇后,道,
“其實程遐和徐光早就給孤進諫石虎種種殘暴行為……”
劉皇后上前一步,追問道,
“既然如此,大王何必執迷不悟,石虎勢功自傲,不把大臣放在眼裡也就罷了,此番竟然連我都不放在眼裡!石虎此人不是我們的親生兒子,將來必定不會效忠與我們!大王何不乘此機會,利用程遐和徐光的表奏,直接誅殺石虎!以解我們的心頭之患!”
石勒低著頭,長嘆一聲,輕聲言道,
“石虎之殘暴,孤豈能不知,但是……但是……孤也有難言之隱啊!”
劉皇后走到石勒面前,道,
“大王,大王究竟有何難言之隱,何不與我說一說。”
石勒看著劉皇后,眼睛裡閃爍出令人難以捉摸的神彩,劉皇后是自己的髮妻,對自己忠心耿耿,如果說整個國家裡,挑選出一位唯一能夠值得石勒信任的人,這個人便是劉皇后,石勒遂長嘆一聲,道,
“孤之心,在於天下,天下之業,絕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個石虎雖然性格殘暴,但是打仗確實是一名良帥,這麼多年了,石虎為我破洛陽,收江淮,剿山東,殺王彌,誅曹嶷,殺段匹磾,躲幽州,功不可沒,在軍中的威望,也僅次於我,而我的親生兒子石弘,石宏,石恢,盡皆庸才,不能付之大任,孤想要成就統一天下的霸業,必須要有石虎的支援。這才是孤久久不殺石虎的原因!”
劉皇后抿著嘴唇,看著石虎,想了想,然後輕聲言道,
“這個石恢,雖然是一名帥才,但是大王可曾襄國,萬一大王歸天之後,朝中有沒制約石虎的人,石虎做出悖逆的事情,大王您也知道,世子劉弘生性愚鈍,才疏學淺,不是石虎的對手,萬一他謀朝篡位,廢了劉弘,那麼大王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不就拱手讓給了石虎嗎!”
石勒道,
“石虎性格雖然殘暴,但是現在還未露出什麼想要悖逆的動作,雖然他有所抱怨,但是這麼多年他隨孤南征北戰,倒也可以理解,更何況現在天下還未一統,正是需要石虎的時候!所以現在石虎萬不可殺!”
劉皇后仍是憂心忡忡道,
“不過現在石虎殘暴如此,朝中大臣議論紛紛,恐怕難以服眾啊!”
石勒言道,
“你說的極對,雖然現在還暫時不能殺了石虎,但是也要敲打敲打他,不能讓他太過於放肆,這件事,就由孤來安排,孤估計也還能再活幾年,你放心,只要孤活一日,這石虎必然不敢露出馬腳,只要石虎一旦露出想要謀朝篡逆的破綻出來,孤馬上便能殺了石虎!但願孤百年之後,石虎能夠如孤所願,盡心輔佐世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次日,石勒召開朝議,這個朝議,宣佈將暫停與劉曜的決鬥,同時將自己所新得的關右之地之中的所有羌族,氐族,巴氐,匈奴,羯族等等十幾個民族東遷,渡過黃河,在黃河以東生活,這一招堪稱是釜底抽薪,不但大大削弱了劉曜的募兵地盤,同時還增加了自己募兵的地盤,長此以往,雖然石勒沒有跟劉曜開戰,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後趙的發展,肯定會比前趙要快,在歷史意義上,石勒把胡族往中原東遷,也進一步加強和華夏九州的民族大融合。
第二,石勒宣佈將石虎的四萬大軍一分為二,石生率領其一繼續鎮守黃河東口以抵擋劉曜,另一部分,則是由侄子石聰帶兵,駐守後趙的大本營——山東,至於被解除兵權的石虎,則是升遷到尚書令。
尚書令是個什麼官,文官之首,石虎哪有什麼文化,此舉不過是明升暗降,奪了石虎的兵權,石勒對於石虎的敲打,還不僅於此,石虎自從擊敗了劉曜之後,便一直駐守在後趙之前的國都襄國城,在這裡大肆建造宮殿,府邸,花園,事實上,石虎已經把襄國看成了自己的地盤,石虎被封尚書令之後,便不得不離開襄國城,回到自己的鄴城的朝廷中去。
更讓石虎接受不了的是,石勒下令將襄國城,分封給自己的世子劉宏,這讓石虎氣急敗壞,回到朝廷之後的石虎認為,這一切,都是光祿大夫程遐的主意,因為世子劉宏的生母,便是程遐的親妹妹,程遐此舉,就是為了剷除自己!
但是石虎一無兵權,二在朝中沒有勢力,無法掀起大的波浪,嚥下這口惡氣又不忍心,於是在一個風高月黑的夜晚,石虎帶著二十多名心腹,化作為刺客,悄悄潛伏至程遐的府中,將程遐痛打了一頓,而且當著程遐的面,侮辱了程遐的妻子和女兒,二人不堪其辱,在石虎走後,自縊身亡。
石虎雖然蒙著臉,但是程遐卻是識得石虎說話的聲音,程遐知道是石虎做的,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是石虎做的,但是沒有人敢出面彈劾石虎,程遐沒有直接證據,只能把這口惡氣嚥進肚子裡。
話說前趙皇帝劉曜自洛陽兵敗,自己逃回長安之後,兵力大損,此時,卻有兩個人,起兵討伐劉曜,這兩個人,便是依附大成國的楊難敵和楊堅頭。
楊難敵和楊堅頭自被劉曜攻破了仇池投奔大成,被大成君主李雄封為武都王之後,二人自在武都招兵買馬,大成國自建國以來,十幾年都沒有戰事,境內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民豐糧足,楊難敵曲棲大成是假,招兵買馬,光復仇池是真,武都距離成都甚遠,更有劍閣天險阻擋,通往不易,短短兩年時間,楊難敵賄賂朝臣,隱瞞兵制,竟然私下招募了兩萬多名兵士,此時楊難敵得知劉曜兵敗洛陽,國力大損,楊難敵大喜,仰天大笑,道,
“父王的在天之靈!今日我楊難敵當光復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