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伺大驚,道,
“主公不可!昔日在沔水旁,若不是周訪將軍,主公您就死於王貢的刀下,如今又怎能勸他重新歸降於我們!”
陶侃道,
“畢竟我之前還是他的主公,而王貢的叛亂,其實也是為了立下功勳,少頃我便去陣前,力勸王貢!”
朱伺,鄭攀,馬俊皆來勸阻陶侃,但是陶侃只是不聽,執意要去。
武昌的城門緩緩開啟,對面的賊兵馬上提起了弓箭,只見陶侃一人拍馬從城內緩緩走出,此外,再無任何人跟隨,而城牆之上,朱伺,徐攀和馬俊緊張地看著陶侃,賊兵見陶侃自己送上門來,正要射死陶侃,王貢卻是下令不許放箭,陶侃大呼道,
“子含可否來陣前一敘!”
子含,便是王貢的字,王貢害怕陶侃耍什麼詭計,心中稍懼,但是看見只有陶侃一人,遂放心大膽地拍馬上前,撇著眼睛,看著陶侃,顯得非常傲慢無禮,陶侃對王貢作揖,道,
“子含,你與我,本就是朝廷命官,何故如此?”
王貢仍然沒有正眼看陶侃,不屑地說道,
“我王貢,心懷天下,豈能居人之後!”
陶侃道,
“我知道你的心思,只不過是想建功立業,流芳百世,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杜弢原本就是益州的小吏,盜用國庫錢財,招募流民,反叛朝廷,如此賊人,你子含竟然與他同流合汙,後人如果再提起你子含,怕不是流芳百世,而是遺臭萬年了!”
王貢心中一頓,正眼看著陶侃,陶侃心中暗道,
“正說中了他的心思!”
王貢對陶侃作揖道,
“事已至此,我已經無路可走!即便是遺臭萬年,那又當如何!”
陶侃道,
“我可以上奏朝廷,不計較你的過失,只要你發誓從今以後,效忠朝廷,我自當會給你寫密信於朝廷,大書你的功勳,皆是子含你定然是流芳百世,為後代世人所敬仰!”
陶侃的一番話,說的情深意切,讓王貢怦然心動,其實他跟陶侃並沒有矛盾,他只是想博些功名罷了,情急之下,走了彎路,王貢當場立下重誓,歸順朝廷,永不反叛!
話說杜曾率兵駐守在南門,心裡盤算著這武昌城是撐不了幾天了,正在命令軍士砍伐樹木,打造攻城器械,不料驚聞後軍傳來喊殺之聲,杜曾大驚,慌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何人擊我後軍!”
兵士慌忙來報,
“將軍!將軍!王貢!王貢反了!現在王貢又成了陶侃的人了!”
杜曾大吃一驚,喃喃道,
“不可能,這不可能,王貢數次要殺陶侃,怎麼可能歸順了陶侃!”
說罷,杜曾綽起長刀,走出大寨,遠遠一望,前來攻殺自己的兵士,正是王貢的人!杜曾勒馬上前,大吼道,
“叫王貢出來搭話!”
少頃,王貢拍馬而出,杜曾道,
“王貢!如何叛我!”
王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