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尚這一路,兵多而聚,我們應該緩攻,用疑兵伏兵拖住羅尚,待到李流任回擊敗辛冉之後,兩面夾攻!此事可成!此戰可勝!”
李特大喜,衝著閻式做了三個大揖,眾謀士也都心服口服!
次日,李特攜眾將並四萬大軍登上青城山封禪臺,築土為壇,廣五丈,高九尺,以領地命,燔柴焚火,以報天功,行祭祀三拜九叩之大禮,誦唸其肝膽忠心於皇帝,禮畢,李特於燔柴之下,取出玉牒,自領天命,李特遂自封鎮北大將軍,點封六大將軍,分別是——封李流為鎮東將軍,李驤為驍騎將軍,李特長子李始為奉義將軍,次子李蕩為扶義將軍,三子李雄為立義將軍,任回為折衝將軍。
點封八大校尉,即——厲潤為長水校尉,樊滿屯騎校尉,李攀為越騎校尉,費陀為步兵校尉,符成為射聲校尉,李遠為中壘校尉,王角為胡騎校尉,李基為虎賁校尉。
點封閻式為中監軍,李寒為部曲督,上官琦為行軍功曹,夕斌為行軍主簿,王懷,何適為門下督。
點封上官昌,王猛,麴音同區)歆,朱竺為牙門將,其餘眾人,楊褒、楊珪兄弟,李離、李武兄弟,李恭、李博、李濤三兄弟,並任臧,王達,嚴檉皆封為裨將軍。
分封禮畢,萬軍共呼,士氣大振,其雄心可衝日月!
李特遂命李流,李始領兵一萬,攜謀士李寒,並部將李攀,費陀,上官昌,王猛北上對抗辛冉;任回,李蕩領兵一萬,攜謀士上官琦,並部將符成,李遠,王達,嚴檉相助李流;命李驤領兵五千,攜謀士夕斌,並部將麴歆,朱竺,楊褒,楊珪為先鋒,而李特自己,則是與閻式並各部將親率一萬五千大軍,坐鎮中軍!
話說辛冉率領的一萬大軍駐紮於雒uo四聲,音同落)城,李流,李始率領一萬兵馬從成都行軍至雒城三十里下寨,忽而一陣狂風吹來,直吹得兵士人仰馬翻待狂風過後,李寒定睛一看,這陣狂風竟然把碗口粗的戰旗攔腰吹斷,李寒急忙找到李流和李始,道,
“此乃凶兆,今夜辛冉必然來劫寨,應當早早準備。”
話說這辛冉得知李流大軍前來,李必獻計道,
“敵軍遠來勞苦,身形俱乏,而我們則是以逸待勞,今晚當前去劫寨,此事可成!”
辛冉納其言,即可命部將廖羅率領三千兵馬待子夜前去劫寨,廖羅領命,夜半十分,廖羅領兵衝殺李流大營,卻只見營帳之內空無一人,大呼中計,一聲炮響,伏兵四面八方湧來,一粗髯黑麵大將手持白虎堰日大環刀,飛奔而來,大呼道,
“爺爺李流在此!賊將速速受死!”
說罷李流左右刀起,與廖羅鬥至一處,李攀,費陀,上官昌,王猛也盡皆殺出,廖羅不能相敵李流,鬥到十餘合,撥馬欲走,不料左路一員扎髯粗疏的大將斜刺裡殺出,只見此人頭戴銀衣戰甲,手持黑杆長刀,胯下棗紅寶馬,不由分說,追趕廖羅,廖羅只能與之相敵,只見那員大將愈戰愈勇,手中長槍左右開弓,二十合,一刀把廖羅劈成兩半!
此扎髯大將,正是李特的長子李始!李特親點的奉義大將軍!這李始年方三十三,英武好殺,素問威名,綽號“活閻羅”。
這辛冉得知折了廖羅,心中哀嘆,閉門不戰,任憑李流李始城下肆意叫罵,辛冉就是不出,如此相持兩三日,這李流李始心中也是焦急,李特命他急們攻雒城,速取辛冉,可這辛冉閉城不戰,始終相持不是辦法。
正在李流李始焦急時刻,李寒進入大寨,衝李流和李始作揖,道,
“如今辛冉這老賊閉門不出,相持下去,恐主公那一路撐不了多長時間,我們應當速取雒城!”
李特道,
“速取雒城,我如何不知,但是這老賊任憑老子城下叫罵,始終不出,強攻雒城,兵力損傷又太大,我對此心中也是哀嘆。”
李寒的眼睛裡突然閃過一陣寒光,這突如其來的寒光,卻是嚇了李始一跳,只見李寒道,
“主公此番單點鎮北大將軍和奉義前去對抗辛冉,可知為何?”
李流搖了搖頭,道,
“不知,請先生明示!”
李寒道,
“眾人皆知二位嗜血好殺,想用李將軍的這遠播的威名!”
李流疑惑道,
“如何能用?”
李寒跪拜道,
“下官倒是有一條毒計,足以讓雒城賊兵膽寒!不過這毒計甚毒,恐怕辱沒了二位將軍的英明,折二位將軍的陽壽!”
李始哈哈大笑,道,
“甚麼英明,甚麼陽壽,本將軍不行那一套,只要能速取辛冉,相助於我父將,有什麼計謀速速獻來!”
話說這個李寒究竟能想出甚麼驚世駭俗的毒計,各位看官稍慢,且看老生下回分解——雒城外五軍血戰,巴州城李驤脫殼。
喜歡亂晉春秋請大家收藏:()亂晉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