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道真乃神機妙算,孤之孔明也!”
卻說孫會和士猗二將,領了六萬大軍,數十艘戰船駐紮在黃河南岸,聽細作來報說司馬穎在北岸大肆砍伐樹木製作浮筏,孫會哈哈大笑,道,
“此時正值汛期,小小浮筏,安能強渡黃河?不足為慮!”
遂命人加派監視人手,日夜監視江中動向,果然,司馬穎連續派出三道共約百餘隻浮筏,盡被孫會大船擊沉,孫會聽聞頻頻捷報,終日飲酒,不再理會司馬穎。
五天後子夜,晉軍大營忽然喊殺聲震天,趙驤率領的六萬大軍已經將晉軍大營團團圍住,士猗急忙去找孫會,不料孫會醉酒,不能戰,士猗悲嘆一聲,
“天亡我大晉!”
遂披甲持槍上馬,衝入軍中,被亂箭射死於陣中。
孫會被幾名心腹架著連夜逃回了洛陽,六萬晉軍群龍無首,成了待宰的羔羊,趙驤綽槍來回刺殺,可憐五萬華夏好男兒,不曾走漏了一個,盡被束手殺死在黃河南岸,血染黃河,三日不消!
趙驤佔了晉兵大營,用大船接過了司馬穎的大軍,兩路大軍合為一處,二十萬大軍直奔洛陽!
孫會戰敗,士猗,許超被殺的訊息,終究是紙包不住火,很快便傳到了京都,朝野震動,人人自危,左衛將軍王輿連夜密見廣陵公司馬漼cui一聲,音同崔),王輿道,
“如今司馬倫大勢已去,朝野中的人,都認為我們是司馬倫和孫秀的黨羽,如若成都王進京,必然會族滅我們九族,如今你我二人仍然掌握禁兵,不如入宮殺了孫秀,將功補過,說不定可免遭荼難!”
司馬漼此時也是退無可退,只能是與王輿一起,調集禁兵,包圍了太宰府邸,不由分說,殺散衛兵,時孫秀還病臥在塌,見王輿提兵而來,又驚又懼,王輿道,
“孫秀挑唆趙王竊國篡逆,導致天下兵火紛爭,實乃是天下之罪人!今兒我左衛將軍替天行道,殺了你這老賊,救我大晉於水火!”
說罷,一刀砍下孫秀的頭顱,一生都在算計別人的孫秀,最後位極人臣,但是這一次,也逃不過身首異處的命運!可謂是天道昭昭!
王輿將孫秀的頭顱懸杆示眾,忽而司馬漼疾步走來,道,
“司馬倫正在收拾家軟,要逃出洛陽!怎麼辦!”
王輿怒道,
“不能走了司馬倫!”
司馬漼輕嘆一口氣,道,
“可這司馬倫,畢竟是皇帝啊!”
王輿爆喝一聲,
“不破不立,想要保命,不是他死就是我亡!跟我來!”
卻說這司馬倫,聽聞皇宮內變,孫秀被斬首示眾,自知大事不好,收拾了東西就想逃出皇宮,不料在皇宮的東華門,被王輿攔下,司馬倫自知勢盡,默然不語,王輿上前,也不作揖,道,
“趙王,”
這兩個字,讓司馬倫一愣,低頭看著王輿,只見王輿繼續說道,
“大王順天民意,請大王把皇位還給太上皇!”
此時的司馬倫,回望著王輿身後,殺氣騰騰的禁兵,心裡只想著保命,還還想著當什麼皇上,便用顫抖的語調說道,
“當初,都是孫秀蠱惑了我,如今孫秀已經被誅,朕……孤……也已經幡然醒悟,孤願意把皇位歸還給太上皇,孤願意解甲歸田,做一村夫,了此殘生……”
王輿道,
“如此,甚好,請大王下詔!”
說罷,王輿命人奉上紙硯,司馬倫提筆,思緒萬千,長嘆一聲,寫到,
“孤本是宣帝九子,被讒佞小人孫會蠱惑,犯下不世之罪,萬眾難恕,今孫秀伏誅,孤上呈天意,下順民心,把皇帝位歸於太上皇,孤願此生為一村……”
司馬倫還未寫完,王輿便把詔書一把扯過,率軍押著司馬倫,送往金墉城,然後把惠帝請了出來,坐上了司馬倫來時候的攆駕,頌詔回宮,在金墉城,司馬倫與司馬衷對視一眼,司馬倫心中是百味雜陳,不知道是什麼滋味,而司馬漼則是收捕了司馬倫的三個兒子,一同囚禁在金墉城,回皇宮的時候,司馬漼正碰見了從黃河南岸逃回來的孫會,不由分說,便命手下軍士亂刀把孫會砍死,割下首級,與孫秀示於一處。
至此,司馬倫維持六十多天的篡帝正是宣佈告終,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在這六十多天,前後有多達十五萬中華好男兒戰死在沙場上,話說這司馬倫究竟命運如何,惠帝復位之後,朝政大權,又會落到誰的手裡,各位看官稍慢,且聽老生下回分解——戰成都趙廞梟首,據益州羅尚兵臨。
喜歡亂晉春秋請大家收藏:()亂晉春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