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石心,85年出生,不早不晚,正中間,標準的80後。
農村長大,父母都是種地的,沒錢,有欠款,一堆一堆的。
從小就是又黑、又矮、又胖,還駝背,走起路來弓著腰,大家都說像老幹部。
和所有的家長一樣,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我的身上。
“媽就是沒有趕上好時代,我跟你說,媽上小學的時候,學習可好了。媽要是有現在這好條件,早就飛黃騰達了,還能跟你爸!”
“媽,你吹牛吧,你那麼優秀,怎麼沒考上大學?”
“臭小子,紅口白牙的,媽還能說瞎話!媽從小就沒了娘,沒了孃的孩子就沒人管了,還上學呢,能有人給口飯吃就不錯了。我要是像你一樣,有個這麼好的媽,也不至於呆在這個破村兒,跟著你爸受一輩子窮!”
“嘿嘿嘿...”
“兒啊,你就好好學習,把習學好了,你就要啥有啥了,那話怎麼說的,黃金屋還有顏如玉啥的,咱就都有了。”
“我知道了,你放心吧,以後給你整個博士後!”
“呵呵呵,小人精兒。咱就要博士前!”
她愛我,捨不得我受一點苦、一點痛。記得有一次,和別的同學打架,被老爸抽了一個大嘴巴,老媽就因為這一嘴巴,和他鬧了好些天。
老媽最大的兩個愛好,第一個是誇我,逢人就誇;第二個是打架,和所有說我醜的人打架。
“我兒,從懷裡抱著的時候就聰明,那時候就知道抓我的眼睛,找亮光兒。”
“我兒可粘著我了,成天啊就跟著屁股後面媽媽、媽媽的,還聽話。”
“說我兒子醜!嘿,你兒子才醜呢!不要你那個臉,還好意思說別人!”
“你姑娘才矮胖呢!我兒才幾歲!還沒長開呢!”
為此,老媽在村兒裡結下了不少的仇人。
8歲的時候,被老媽送到市裡,讀小學,寄養在大爺家。大爺拿到的回報是,一個月一袋兒一百斤的大米,奶奶和我一起去的,專門負責給我們做飯。
直到有一天,老媽來了,氣呼呼的收拾好了所有的東西,把我和奶奶接回了農村。
“石心,你記住了,是你大娘裝不下你!咱還不在她家呆了呢!”
“媽,我大你娘對我挺好的啊。”
“那都是裝出來的,她成天給我打電話要住宿費!還親人呢!”
“他們家過的也不寬裕,多少給點兒是應該的。”,奶奶替大娘辯解道。
“你這個老太太就是偏心眼兒!在我家吃,在我家住,我還給你生個大孫子,你還是不滿意!我都給他們家拿了多少大米了,一個月一百斤啊!”
我拉了拉奶奶的衣角,暗示她,老媽為人有點兒霸道,讓一讓她,不然又得吵起來。奶奶懂我,就沒再還嘴。
回到農村讀小學。
那時猴,班裡只有不到十個人,一直考第一,再加上老媽的吹捧,所以全村的大人因為嫉妒我成績好,都視我為眼中釘。但凡做錯一件事兒,都會被全村人“傳頌”。這時候,老媽就會站在村口,破口大罵。
雖然老媽和同村兒的人處的不好,但是我和同村的那些孩子都玩兒得到一起去,是村兒裡的孩子王。除了上課,每天都跑到村西頭兒的大河邊玩兒。
雖然老媽常常唸叨,大娘毀了我的人生。但是我覺得,童年的時光是最幸福、最寶貴的,什麼都不需要想,無憂無慮的。雖然村兒裡沒有大城市的車水馬龍,燈紅酒綠,但是村兒裡有大河,有山林,有一片瓦藍瓦藍的天,還有一群天真單純的小夥伴兒,每天一起漫山遍野的跑。
很快,小學就畢業了,農村沒有初中,所以又被送回了大爺家,讀市裡的中學。
“媽,你不是說,我大娘不喜歡我住她家嗎?為什麼還要我去她家?”
“我每年都給他們拿大米,他們好意思白吃這些年啊?再說了,你奶奶還和你一起去,他們白得個做飯的,還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