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是蕭衍的安排。
就連讓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出現,都是算的準確無誤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按照蕭衍的意思,如果忠義侯一死,夏家必然大亂,而蕭呈言便會趁機奪權,這是蕭衍一點點都不希望看到的事情,一旦蕭呈言大權在握,就一定想著秦錦,到時候對他和對秦錦來說都是一個災難。
只要讓忠義侯府吊著蕭呈言,他才有機會能快速的發展起來。
忠義侯不能死,只能傷。
讓蕭呈言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與忠義侯之間的鬥爭之中。
而他必須送一個大禮給靖國公。
讓靖國公去救下忠義侯,他不求夏家的人會對靖國公感恩戴德,至少要讓夏太后心底有數,同時也讓蕭呈言明白,靖國公並非一直都站在他的那邊,靖國公府是中立的,並且只站在公理這一方。
蕭衍這一手陰陽,也需要靖國公的配合。原本他以為靖國公會對他所言不屑一顧,他都已經做好了其他的準備,但是沒想到靖國公倒是輕鬆加愉快的答應了。
蕭衍不知道秦錦的話其實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秦錦在給靖國公夫人的信裡已經描繪了將來靖國公的慘狀,這讓靖國公觸動很大。
他這一生光明磊落,為國捐軀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是死在那樣憋屈的情況下。
蕭呈言為帝,如果真的心底有這群老臣子的話,他又怎麼會在對漠北諸部作戰的時候無法果腹?所以靖國公也是有點寒心的。
一旦大梁國土被佔,那他出徵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他已經看開,不想再捲入什麼權利的爭鬥之中,不值當。
所以蕭衍的來信,他一看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為了秦錦,為了靖國公府,靖國公二話沒說就答應了蕭衍所說的事情,陪著蕭衍演完了這出戏。
靖國公早就看出來蕭衍不簡單,而秦錦如今又嫁給了他,所以於公於私,靖國公都覺得自己應該相信蕭衍的安排,而且這件事情他也左右思量過。
他將關於夏遠的戰報呈送上去,已經是得罪了夏家在前,只要夏家一抽出手來就會馬上對他報復,雖然他不懼怕,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以蕭衍接下來讓他賣一個大人情給忠義侯府,他也是十分樂意的。
還有什麼比救下了忠義侯的命這種恩情來的大呢?
蕭衍這一手陰陽兩面,玩的好。所以靖國公樂意去配合。
他也是存了心想看看,這蕭衍究竟最後能走到哪一步。
所謂忠君愛國,也要看那高位的君值得不值得他去忠才是。
蕭呈言顯然不是那個人。
蕭衍領兵埋伏在了迴歸柔然的必經之路上,他的戰術是將押運戰俘的大隊人馬攔腰截斷,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各自為政。
押運戰俘的柔然人有兩萬之眾,怎麼也比他們的人多,所以只能採用這樣的辦法,才能將人分散開,然後逐個擊破。
蕭衍來了兩山關之後,對所有的守備軍訓練都加強過。這一回,他帶出來的人又都是經過篩選過的,雖然只有一萬人馬,但是要比普通計程車兵強上那麼一些。再加上他們這一次是救援行動,只要能釋放一部分的戰俘出來,那些人就隨時可以變成戰鬥力投入戰鬥。
只是開頭的時候是蠻難的。
好在他手裡的天隱宗的人,這些人神出鬼沒,將押送的情況事無鉅細都調查的十分清楚。這給了蕭衍更多的信心。
拉米根本沒想到過困守在兩山關裡面的蕭衍居然有膽子主動出擊,所以這一次他選的路也是距離兩山關十分近的路回柔然,這就給蕭衍一個十分巨大的便利條件。
拉米對大梁與柔然邊境上的事情十分清楚,他也知道蕭衍作為武將,若是沒有朝廷調令,一般是不能擅自帶著人馬離開城池的,可是他卻沒想到蕭衍已經背地裡將所有的後顧之憂全數解決掉了。
人家萬萬沒想到的事情,事無鉅細,蕭衍都已經想到並安排好了退路。
所以當柔然人押著戰俘路過蕭衍埋伏的地方時候,壓根就沒想到這山林之中還能殺出一直突襲的騎兵出來。
這一回柔然人拿亳州城拿的實在是太輕鬆,所以上到將軍,下到士兵都存了一點鬆懈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