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甲冑的劉進忠,站在高臺之上,看著手下那亂糟糟的陣伍,不覺輕嘆了口氣。
這位叛了大西國,轉投清廷的叛將,在被豪格奏明朝廷後,攝政王多爾袞十分高興,隨即下旨,授其為經略右標總兵,賜爵位二等阿達哈哈番。注:阿達哈哈番為滿語,即漢語輕車都尉之意。)
本來,劉進忠自投靠滿清以來,清廷是極其希望能讓他成為入川的嚮導,利用他熟悉大西國兵力佈置的特點,打大西國一個落花流水。
卻沒想到,那大西國的張獻忠與東川的太子,這兩個看起來根本不可能和解的冤家對頭,卻是悄然和解,並業已聯起手來,共同對付入侵的清軍,這般變故,自是大大出乎了清廷與劉進忠本人之所料。
隨後,大西國與東川的太子,手下的兵馬皆是大量調動重新集結,讓劉進忠先前掌握的情報,基本處於無用的狀態。
也正因為這般原因,豪格在率五萬精銳,轉道甘肅入攻龍安府時,並未把劉進忠帶上。而是讓他在漢中與保寧府交界處,負責訓練那新近招募,用來妝點門面的五萬餘青壯。
這樣的安排,令原想大幹一場的劉進忠,頓是大失所望。
只不過,現在寄人籬下的他,哪裡還敢說點半個不字。
所以,他帶著這五萬餘人的青壯,在索尼的五萬清軍兵馬後面,開始每天加緊操練,以求儘快能讓他們達到上戰場的要求。
只是這樣的訓練,明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此時的他,看著面前那猶是混亂不堪的五萬新招青壯,心下憂煩不堪。
唉,這些笨頭笨腦的傢伙,何時才能真正訓練好,何時才能夠真正上陣廝殺啊!
要知道,現在劉進忠手下,僅有一百多名跟他一道遠遁漢中的騎兵,光靠這些人,想要儘快訓練這五萬青壯,談何容易。
而這段時間以來,雖然從龍安府一帶,頻頻傳報豪格部連番大勝的捷報,劉進忠心下,卻一直有抹不去的憂思。
因為現在保寧府一帶,敵軍猶是重兵雲集,讓對面虛張聲勢的留守清軍,絲毫不敢大意。
而最大的薄弱環節,便是自己手下這五萬青壯了。
這五萬人,看似人馬眾多氣勢洶洶,但劉進忠知道,還未訓練成型的他們,在真正的老兵面前,簡直就是一群等待屠殺的羔羊。
所以,現在的他,最大的希望,就是那大西國與東川的太子,他們的注意力,皆集中在正領兵攻打龍安府的豪格身上。對他們這隻疑兵,並不深究過問。那這樣一來,自己倒也可以矇混過關了。
只不過,他雖然這般作想,但世間之事,往往就是怕什麼,就偏偏要來什麼。
一天午後,劉進忠訓練完兵馬,正欲躲在樹蔭下休息,忽有索尼的信使急急來報。
信使告訴他,現在索尼的五萬清軍兵馬前,也就是大西國的利川衛朝天關處,忽地關門大開,大批大西軍兵從門中蜂擁而出,一路殺奔清軍大陣而來。
聽到這般訊息,劉進忠不覺一愣。
不是吧?
在這個時候,對面向無動靜的大西軍,竟然敢來主動出擊?
按理說,他們不應該去趕緊入援那岌岌可危的龍安府麼?
怎麼現在竟敢主動出擊了?
不過,就在他驚疑不定時,信使卻又說道:“索尼大人說了,你部兵馬,皆是未經訓練之輩,不可輕上戰場,故令你部全軍退守後面的七盤關,以保全我軍之輜重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