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直視著史可法充滿企盼的眼神,心下主意,已然打定。
現在這般亂局,自己若趁時而上,奮發作為,何以收聚人心,何以拓展實力!
更何況,若是自任了監國之後,接下來,卻也可以更好地整編部眾,更好地吸聚人才,甚至整個四川之地的明軍,都可被自己逐漸統合吸收,這對於自己將來的發展,卻是十分有益。
當然,這樣的做法,在弘光小朝廷看來,必是十分大膽的謀逆之舉。
若是平日,只怕弘光皇帝立即就要派兵鎮壓了。但是,現在這南京城即將陷入清軍重圍,弘光皇帝已是秋後螞蚱,自顧不暇自身難保,哪裡還有心氣與能力,去管這千里之外的一個假太子。
金鱗本非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朝廷勢弱,便是地方崛起之時。
王明知道,從現在開始,屬於自己的時間,真正到來了。
“史閣部所言甚是,現在國難當頭,朝廷政令不出南京,孤為先帝太子,豈可畏怯不前,不擔此重任乎?”王明聲音清晰地回道:“那就如史閣部所言,於近日擇定良辰吉日,孤自任監國。此事著史閣部全力去辦,務必妥貼。”
史可法立即拱手應命:“太子殿下英明,在下遵命!”
很快,太子王明決定自任監國的訊息,象長了腿一樣,迅速在夔州與巫山兩地傳遍。
治下各處百姓聞得訊息,俱是欣悅非常,他們奔走相告,彷彿從此找了真實的依託一般。
這亂世中的百姓,就是這般容易滿足。
而王明手下的官員與將領,聽聞太子有意成為監國,亦是十分歡喜與激動。
各人俱知,太子若能成為監國,必會繼續擴充勢力,提拔手下,自己將來的前程與功名,亦會水漲船高,愈發飛黃騰達。
於是,三天之後,在所謂的良辰吉日中,王明在夔州官廳裡,詔告全境,自任監國一職,署理川中諸事。
而他成為監國之後,最開始要做的一件事,便是重新整編手下部隊。
現在王明手下,共有甲乙丙三營弩兵,以及一營輔兵,還有正在整編的丁營。
除此之外,還有重新收聚的李本深李成棟二部兵馬,以及新俘獲的劉體仁胡道明部軍兵。
在有如此之多的兵員可以選擇的情況下,王明決定,以現有軍兵及一眾俘兵為基礎,組建兩鎮兵馬。
每個鎮下,分轄甲乙丙三營弩兵兵馬,以及一營配合的輔兵。
這第一鎮,鎮長由郝效忠擔任,同時兼任甲營營長,其下乙營營長為李本深,丙營營長為陳麟。輔兵營營長為譚旨。
這第二鎮,鎮長由馮厚敦擔任,亦同時兼任甲營營長,乙營營長由劉體仁擔任,丙營營長為陳明遇,輔兵營營長為九條龍。
而原本配屬的騎兵,則統統收聚起來,組成一個兩千人的騎兵營,由武舉人王公略統領,平時作為王明的貼身護衛隊,作戰時,則可作為一隻極為強大的預備隊與突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