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完節目,林子軒和慕姍姍請姜聞和馮曉剛到家裡吃飯。
雖說這是早就約好的事情,而且能上華國電視臺的節目沒有誰真的會拒絕,不過這同樣是一份人情,人來了就是給面子。
這時候,能請到家裡吃飯的都是真正的好朋友。
馮曉剛和葛尤這種不用說,林子軒和慕姍姍結婚都是請他們去迎親,這關係鐵著呢。
他們以前和姜聞不熟,畢竟混的不是一個圈子,這大半年算是熟悉了,以後還會有往來,不是說拍完《京城人在紐約》就散了。
交情嘛,就是這麼一點點累積出來的。
出了華國電視臺,四人坐上車,林子軒開車,先到附近的菜市場買菜。
這個菜市場不大,還沒到下班的時間,人不多,清靜,原本是讓姜聞和馮曉剛在車裡等著,這兩人還是下了車。
四人走在菜市場裡,沒有引起圍觀。
慕姍姍有大半年沒在電視上露面,漸漸消失在觀眾的記憶裡。
她在美國這半年同樣有了一些改變,不僅氣質上更為成熟自信,還學會了穿衣打扮。
林子軒和馮曉剛就是標準的路人,姜聞算是最有名氣的,可賣菜的大媽不怎麼看電影,她們最喜歡的還是電視劇。
慕姍姍負責買菜,林子軒在後面拎著,陪著另外兩人閒聊。
“這菜價漲的太厲害了,咱們剛出國那會只有這一半的價。”馮曉剛感嘆道。
“現在什麼都漲,都市場經濟了,隨行就市,以後估計還要漲。”林子軒預測道。
“聽說明年要調整工資了,也該漲工資了,要不然肉都吃不起了。”馮曉剛抱怨道。
這話略微誇張,不過很能說明問題。
從92年下半年開始,由於要搞活經濟,國家實行了價格浮動的政策,物價根據市場需求可以自行調整,不再像以前那樣由國家統一定價。
這麼做能夠極大的豐富百姓的物質生活,同時也造成了物價上漲。
比如豬肉價格,從去年的兩塊五一斤漲到了三塊二,就這樣到了過年肯定還要漲。
物價上漲,工資還是老樣子,這就給普通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壓力。
國家已經提出了明年要漲工資,而且據說漲幅很大,有各種傳言,有人說要漲一倍,還有人說要調整原來的工資等級劃分。
華國現在的工資是按照工齡來算,分成各個等級,工齡越長等級越高,工資也就越多。
在單位做出突出貢獻的可以加一級工資,提升為領導了也能加一級工資,每升一級就會增加五塊錢的工資。
工資到底怎麼漲,上面還沒有具體的檔案下來,大家是各自猜測,不過總算是有個盼頭。
演藝圈的人倒不一定依靠工資生活,他們的主要收入是片酬和拍廣告,但華國大部分百姓都指望著每月的工資過日子,工資的調整影響到千家萬戶的生活。
回到家裡,慕姍姍在廚房忙碌,林子軒幫著收拾魚肉,清洗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