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走進一間四合院。
四合院是京城常見的住房樣式,和滬城的石庫門一樣,都是一個城市的標誌。
一般而言,一間四合院內會住上好幾戶人家,較為擁擠,鄰里之間難免會發生摩擦,也會互幫互助,大家就在不斷的拌嘴吵架中過著平淡的日子。
這間四合院不同,院子不大,卻不顯得擁擠,應該只有兩戶人家。
這讓林子軒對慕姍姍的家庭背景有了更深的瞭解,至少是官員家庭。
這個時代官員和群眾之間的距離沒那麼遠,彼此之間的差距不大,從慕姍姍在大學裡吃穿很節省,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然而,在待遇福利上官員要高一點,住房是個硬標準。
不過,林子軒不怎麼在乎,反正只是走個過場,他又不是要攀附富貴。
所謂無欲則剛,作為穿越者,這點自信心還是有的。
慕姍姍看著林子軒一臉無所謂的模樣,倒是放下心來。
剛上大學那會,她和一位女同學關係很好,有次週末帶同學到家裡玩,之後她就覺得那同學對她特別熱情,不住的打聽她母親的情況。
慕姍姍的母親叫李虹,是華國電視臺的一位資深編導,負責節目的製作。
她的同學都是播音主持專業的學生,誰不想進華國電視臺這個熱門單位,絕對是金飯碗。
從那以後,她就很少帶同學回家了。
今天是週日,慕致遠和李虹都在家裡,等著女兒帶物件回家。
李虹詢問了林子軒的家庭情況,不怎麼滿意,她倒不是嫌貧愛富,而是林子軒的單位不太好,沒太大的上升空間。
隨著電視的逐漸普及,廣播電臺開始走下坡路,雖然看起來還很紅火,卻不被看好。
如果是國家廣播電臺還好說,畢竟是國家級單位,京城廣播電臺就有點拿不出手了,以後也不會有前途。
她要看女兒的意思,要是兩人剛開始交往,她會勸女兒和那男孩結束。
要是女兒鐵了心要和那男孩好,她就要想辦法給林子軒調動工作。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慕致遠的想法較為簡單,他看重的是個人才華,如果林子軒真有才華,家境什麼的是次要因素,他認為只要有才華就能在這個社會上出頭。
如果林子軒是虛有其表的繡花枕頭,那他會堅決的反對。
林子軒沒想到慕姍姍的父母真的要考察他,他是抱著豁出去的心態上門的。
剛進門,他就看到一對四十多歲的男女,男人帶著眼鏡,面相儒雅,女人風韻猶存,臉面和慕姍姍有幾分相似,就是顯得嚴厲了些。
“叔叔,阿姨好!”林子軒禮貌的打招呼。
京城人最不缺的就是禮數,無論男女老幼,在街上碰見都會招呼一番,寒暄幾句。
他把父母準備的一包茶葉拿了出來,不是太好的茶葉,只是中等,在這年頭算是不錯的禮物了,有時候走親戚串門帶著一籃子雞蛋就去了。
這時候送禮不講究貴重,大家都不富裕,是那個意思就成。
就這林子軒還頗不樂意,只是走走過場,犯不著帶茶葉,十幾塊錢呢。
當然,他沒有把這種情緒掛在臉上,他又不是剛踏入社會的新人,人情往來還是懂得。
慕致遠夫婦招呼林子軒到屋裡坐下,林子軒打量了一番房內的裝飾,發現書卷氣很濃,這讓他有點熟悉的感覺。
他估計慕致遠年輕的時候也是個文藝青年,只有文藝青年才懂得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