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蓉城電視臺,出價18萬,這裡恐怕是因為主演陳曉藝是蜀中人的緣故。
滬城電視臺和湘南電視臺都出價15萬,這兩家電視臺資金雄厚,不差錢。
按照陳常樂的方案,出價15萬以上的屬於第一梯隊,獲得《外來妹》的優先播放權,10萬到15萬之間的屬於第二梯隊,10萬以下的屬於第三梯隊。
從目前來看,形勢不錯,十幾家電視臺都有不同的報價,總共能有250萬左右的收入。
除掉拍攝電視劇的資金,京城電視藝術中心能獲得50萬左右的回報。
這已經是非常高的回報率了。
能夠有這樣的成績和《外來妹》引發的熱議有關,雖然電視劇放完了,但對於花城和打工者的議論並沒有結束,反而愈演愈烈。
在這種全國範圍的大討論中,有支持者,自然也有反對者,各方論點的交鋒,折射出這個時代新舊兩種思想的交替。
《外來妹》恰逢其時,這才能引起各家電視臺的爭搶。
在友誼賓館的房間裡,林子軒和陳常樂計算出最終的結果,都很高興。
陳常樂開啟櫥櫃,拿出一瓶紅酒和兩個杯子,在杯子裡倒上紅酒,遞給林子軒一杯。
“林老弟,合作愉快。”陳常樂慶祝道。
“合作愉快。”林子軒舉杯祝賀。
兩人碰杯,喝了一口紅酒,坐了下來。
“咱們可以聊聊下一部電視劇的合作了,不知林老弟有什麼想法?”陳常樂詢問道。
這次和京城電視藝術中心的合作讓陳常樂信心倍增。
他覺得這種合作模式可以延續下去,花城電視臺出資金,藝術中心來保證電視劇在華國電視臺播出,這是雙贏的局面。
林子軒對此並不反對,不過暫時沒有更好的想法。
“我覺得可以從香江入手,香江迴歸是主旋律,花城電視臺應該拍攝香江人在花城生活,或者內地人到香江生活的故事。”林子軒提議道,“不同的制度,不同的生活習慣造成的矛盾和衝突應該會很有意思。”
陳常樂考慮了一下,覺得這個想法可行。
他總結了《外來妹》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和時代合拍,貼近生活,這才引起了轟動。
花城和香江相鄰,有共同的語言,拍攝這類電視劇沒什麼困難,也能迎合觀眾的喜好,還能順應時代的潮流。
“那行,我先找找劇本,林老弟要是願意出手就最好了,價格方面好商量,老哥絕不會虧待老弟的。”陳常樂豪爽道。
“那是自然,我也想和陳哥繼續合作呢。”林子軒應對道。
他其實並不打算在電視劇上花費太多心思,正如慕致遠所說,還是作家更有前途一些。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