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唱了一遍,覺得還行,不需要太複雜的演唱技巧,自己能夠掌控。
新潮流公司的經理頗為猶豫,這首歌有點傷感,不太符合公司對張瑩瑩的包裝,他們想把張瑩瑩打造成清純玉女和甜歌天后。
不過想想這部電視劇能在華國電視臺播出,他就下定了決心。
說起來還是華國電視臺的影響力太過恐怖,只要能登上華國電視臺,就相當於在全國觀眾面前露臉,誰都不願意放過這個機會。
按照《外來妹》十集的播送量計算,就是張瑩瑩在華國電視臺的黃金時段唱五天歌。
即便是不露面,也比在地方電視臺上半年的節目宣傳的效果更大。
接下來就是配樂和談價錢了。
林子軒只是一個文藝青年,充其量是音樂愛好者,寫簡譜還行,配樂就一竅不通了,那需要專業的音樂知識和豐富的經驗。
至於這首歌的價錢,按照花城這邊的市場價,詞曲加在一起是800元。
如果在京城的話只會更低。
1990年,有位著名作曲家和朋友合作創作了一首體育類的勵志歌曲,叫做《亞洲雄風》,只拿到500元稿費和一瓶二兩半裝的瀘州老窖。
這是著名作曲家的價碼,林子軒作為新人拿到這麼多已經不錯了。
當然,如果他說出自己是《一無所有》這首搖滾歌曲的創作者,那價碼自然會更高,甚至會被新潮流公司的音樂人推崇。
《一無所有》雖然禁止在電視上播放,也不能在演唱會上演唱,卻在酒吧和歌舞廳成為了傳奇,在花城這種風氣開放的地方,更是沒有顧忌,傳唱度極高。
《我不想說》這首歌曲的版權還在林子軒手裡,可在這時的華國,歌曲版權用處不大,盜版成風,沒有法律保護,想靠著版稅生活那是痴心妄想。
因為這件事,陳常樂倒是更為看重林子軒了。
“林老弟,你還真是多才多藝,像你這種人就應該來花城大展拳腳。”陳常樂鼓動道。
這些天陳常樂和林子軒合作的很愉快,他發現林子軒是個懂分寸的人,該做的事情會做好,不該做的事情絕不插手。
製片人作為一個劇組的領導者要管理方方面面的事情,包括和投資商談生意,租用外景場地,以及整個劇組的日常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利益交換,說白了就是撈好處,只要不是太過分,一般都沒事。
劇組的賬目他和林子軒都可以檢視,撈好處屬於私下的交易,賬目很容易做平。
林子軒原本不懂這些,不過李虹懂得,她做了這麼多年製片,對裡面的門道很清楚,在京城的時候就對林子軒傳授過經驗。
在《外來妹》的劇組裡,林子軒進行了實踐。
他看出了問題,小問題一般不會過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懂得,只有太過分的事情他才會出面,不能讓人覺得自己好糊弄。
這就是陳常樂覺得林子軒懂分寸的地方,他喜歡和這樣人的共事。
到了五月中旬,花城的天氣悶熱起來,林子軒更為想念京城衚衕裡的陰涼,好在劇組的拍攝進度不錯,到月底戲份就能大致拍完。
後期製作會放到京城來做,特別是配音。
這畢竟是一部要在華國電視臺播放的電視劇,劇中人物不可能用地方方言,如果是在花城電視臺播放,那就無所謂了。
這段時間他沒有放棄找投資商的事情,但陳常樂很明確的告訴他,在花城的這些投資者都是短線投資,說白了就是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