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忙碌開來,大家就沒有心思想其他事情了,人心也就穩定了。
這時候,敲門聲響起,林子軒走了進來。
他剛剛報道,把組織關係轉到電視臺,就來找李虹了,對於丈母孃交代的工作他可不敢怠慢,還要保質保量的完成。
“小軒,感覺怎麼樣?這兒和電臺不一樣吧。”李虹招呼道。
“挺好的,這兒忙的多,電臺那邊太清閒了。”林子軒小心道。
他心裡其實挺怵李虹,現在又是自己的頂頭上司,在家裡隨便點沒事,這裡畢竟是辦公場所,要注意點影響。
“咱娘倆就別客套了,坐吧,沒人的時候不用這麼拘束。”李虹隨意道。
“那行,我就不拘著了。”林子軒放鬆下來。
他從身上的揹包裡拿出一疊稿子,遞給李虹。
“這是我琢磨的三個本子,有大綱和前兩集的故事。”林子軒解釋道,“不知道咱們要拍什麼型別的電視劇,就先寫出來給您看看,不合適了再改。”
這一次,李虹沒有覺得林子軒毛糙,而是非常驚訝。
她知道林子軒做事穩重,既然拿出來給她看,那就是質量還不錯。
你這是批發劇本麼?
她很想這麼問,別人寫劇本千難萬難,怎麼到你這裡就好像買大白菜一樣啊。
李虹不知道,慕姍姍也有過這樣的感慨。
“第一個本子叫《編輯部的故事》,講了在一家雜誌社的編輯部裡發生的啼笑皆非的事情,走的是和《頑主》類似的路子,有點調侃現實,展現人生百態什麼的,不過比《頑主》收斂多了,《頑主》那個有點過了,第一次寫沒把握好,這次不會了。”林子軒說明道。
李虹清楚《頑主》給林子軒帶來的罵名,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不過在她看來,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故事精彩,一些爭議不算什麼,《頑主》的電影在年輕人中受到追捧,就很能說明問題。
她要拍的是觀眾喜歡看的電視劇。
當然,如果能把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口味都照顧到那就更好了。
“第二個本子是《我愛我家》,怎麼有四十集?這可超出咱們的預算。”李虹詢問道。
“這個叫情景喜劇,一集一個故事,製作費用非常低,只要一個場景就行,就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說話,花不了多少錢,還能連續拍下去,第二部,第三部,做成一個系列。”林子軒解說道,“就是故事情節有點太平常了,沒有波瀾起伏,和《渴望》沒法比。”
“我也不期望能超過《渴望》,只要有特色就行了,你別有壓力。”李虹關切道。
“第三個本子叫《外來妹》,只有十集左右,講的是北方農村的姑娘到南方工廠打工的故事,這種事以後會越來越普遍,有時代特色,就是拍攝起來怕是要到花城取景,不太方便。”林子軒敘說道。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