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輝一直沒有和他提過這個問題,戶部缺錢他還真的沒有過多的注意過。
沈光輝拱了拱手,如實回答:“不足原來的五分之一!”
連原本的五分之一都沒有,國庫這會是真的缺錢了!
勉強能支撐著這場仗打完,但是打完仗之後國庫將會徹底的沒錢了!
殿內的眾人沉默了一會,最後第一個開口的大理寺少卿看了一眼一直沉默沒有開口的玉韶華,將話題引到了她的身上:“玉相,不知您有何建議?”
玉韶華懶洋洋的瞥了他一眼,譏諷的笑了笑。
這大理寺少卿是翰林院的院首一手提拔起來的,原本百里元正辭官後最有可能接替他位置的就是翰林院的那位院首,誰能想到突然被玉韶華給截胡了,他那一派的人看玉韶華當然不爽。
不過這人也就平日裡在嘴上討些便宜,玉韶華難得理會他。
察覺到這會不少人的視線都放在了她的身上,玉韶華上前了一步,拱了拱手漫不經心的開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給這些士兵一筆安撫費,還不如給他們安排一個可以自力更生的途徑。”
關於退伍兵的問題直到現代都沒有完全解決,但是現代卻提出了一些可以借鑑的理念,玉韶華結合現在的情況想了一下還真讓她整理出了一些方案。
許是玉韶華的觀念太過超越常規,殿內不少人的視線都放在了她的身上,等著她接下來的話。
玉韶華整理了一下言辭,才繼續開口:“這些士兵只是傷殘不能再待在戰場上,但並不代表他們就失去了行動能力,若是讓他們單獨出去找事做的話可能沒有什麼地方願意接受傷殘人士,但若由朝廷來給他們安排事情做的話相對的就會簡單很多,這些人受到的待遇也會公平很多。”
“北辰有很多還未開墾的荒地,為什麼不將這群人組織起來去開荒種田?”
“朝廷可以給他們提供種子,提供開墾工具,每月發放月錢,僱傭這群人去開墾荒地,開墾出來的荒地歸朝廷公田,每年給他們留下只夠的糧食其餘的上交。這樣這群人能夠自食其力,國庫也能充盈起來。”
“一些戰死計程車兵家屬,若是願意也可以讓他們加入,無論是體弱的老人和年幼的孩童,總有他們能幫得上忙的地方。”
“等到田地開墾出來,若是有不願意種田的,朝廷可以組織一直商隊,專門負責將餘下的糧食運往各處販賣,一樣每月給足他們月錢,販賣的銀兩可以入國庫。”
玉韶華提出的這些其實已經是結合這個時代的發展給出的最好的建議了,既發展了農業,又解決了這群殘兵的問題,還能給國庫提供補寄,一舉三得的方案。
而且玉韶華沒有說的是,等到田地開墾出來,遷移去那裡的婦女們還能養養蠶織織布,荒地的發展並不是只限於田地。
玉韶華說完,殿內安靜了一瞬。
不可否認,玉韶華提出的這個方案他們找不出反駁的點來。
縱然不喜歡玉韶華這個人,但現在他們也不得不讚嘆一聲玉韶華的這個方案。
他們都能預料到,若是按照玉韶華的這個方案來發展,北辰不說國庫充盈,軍隊每年需要的糧草他們是不用發愁了!
北辰遲早會被養的兵強馬壯。
沉默了一瞬,沈光輝第一個站出來符合她的提議。
遠的不說,就玉韶華的這個方案,可是實實在在的給國庫剩下了一筆安撫費,眼下國庫空虛,他怎麼會不支援玉韶華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