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時間轉瞬即過,蕭寧素打點好了進太華山一應事物,翌日準著水漏時刻,在辰初時分稍到了鹿邑西門。
秋日清晨,陽光頗有些熹微,蕭寧素刻意地選了一襲深色衣裾,一副風塵僕僕趕路俠客模樣,即便是如此,依然是被坐在攤子上飲茶的竇連城識破。
招呼夥計再來一壺茶,竇連城微微比了一個請的手勢,饒是蕭寧素不耐這路邊小攤,沾著凳沿,倒過一杯白水,抿了抿唇。
不多時,衛銘與莫桐梓一道騎馬停下,竇連城見狀一口飲盡了餘茶,就要起身上馬,衛銘輕皺眉問道:“馮雷在哪?”
竇連城擺擺手回道:“馮兄弟生性豪放,喜好居住鄉野,他在前方二十里小鹿村,我等先行過去匯合。”
蕭寧素扶鞍上馬時聽得面色微有不悅,既然今日約定在了西門見,就算馮雷住在太華中也該趕來才是,然而她這一抹神色於轉身之際巧妙地閃了過去。
衛銘不以為意,只策馬行過,朝蕭寧素拱了拱手,說道:“既然如此,那便出發吧。”
二十里地不過是小半個時辰的事情,馮雷確是在村口等候著,馬背上馱了不少包裹,一問是些烈酒乾肉之類的東西,馮雷撓著頭解釋道他一個傻大個吃的多,想著這一去少說三四天,於是多帶了些。眾人自然沒什麼可說,由竇連城領頭,朝太華騎去,
鹿邑方圓三十里內仍然是有鄉民修築的鄉道可循,眾人間或談笑風生,蕭寧素偶爾也會說上幾句解解悶,日頭正中,快馬加鞭地出了一百里,竇連城臉色嚴肅了起來,不再搭話,一開始是低著頭觀察著馬蹄足印,再後來則是乾脆人立馬上,時而張望時而入定一般盯著前方。
莫桐梓顯然是與衛銘有舊,靠近了問道竇連城為何如此奇怪。
衛銘甩了甩馬韁,放低了些聲音,生怕打擾了竇連城,他說道:“梓梓,你可知世人明知太華內中是仙家福地,但極少有人主動前去麼?”
莫桐梓思量了一會兒,猶豫地說道:“難道是仙人設下……”不待她說完,衛銘就輕噓了一聲。
“仙家事莫得多言,不過梓梓你猜的是對的,太華縱橫東西南北幾萬裡,佔了幷州冀州各小半,不論是誰從太華那個方向進去,全都止步於外圍千里處,若是執意不退繼續深入,一旬後反倒是又回到了千里起點,這豈能是凡間手段呢?”
前頭竇連城恢復了常態,回頭一看四人都在,撥轉馬頭轉了個方向,往北行去,過了半個時辰竟然直接朝著來時的路前進了。
莫桐梓一頭霧水,數次要張口詢問是不是走錯了,但衛銘一副竇連城去哪我去哪的樣子,安之如怡地不急不躁,主動對莫桐梓解釋道。
“我們這是過了一百里關口,算是正式進了太華了,也就是進了仙人,嗯,仙家考驗吧。”
蕭寧素驚訝地看著周圍明明該是秋天蕭瑟的季節,應是一片萋萋才對,緣何還是夏秋之時綠意濃過秋景。
衛銘接著說道:“太華要說被世人認為是仙家所在,一是過百里後時常顛倒東西南北的方向,非老手不能深入尺寸,我們僅僅是去四百里處,走到了也不是很重的迷亂,一旦過了五百里後,那完全是一步一審,一步錯而步步錯。”
莫桐梓聽的心有慼慼,環顧間盡是荒山野嶺,一點人煙看不見,擔憂問道:“那萬一是迷路了,不就是出不去了嗎?”
“不必害怕,上天有好生之德。”衛銘擺擺手。
“真要是迷路了,徹底走不出了,閉上眼睛一直循著感覺走,閉眼走一天就回到了一百里處,不管是人在九百里,八百里,還是六百里,五百零一里處,都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