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1章 因緣 身陷囹圄,甘之如飴。
日子一天天溜走, 冬去春來,暖風穿山過嶺,吹得北方冰雪消融, 枝頭冒出了新芽。
二月初,裴真收到遠方寄來的書信,拆開一看是裴玉的筆跡,懸了整整三個月的心總算落下。
信很短, 只有寥寥幾行, 新年問好、報平安、結尾提了句暮春回京,措辭十分客氣,沒有半分親暱的意味。
裴真翻來覆去看了幾遍, 心想能收到昭華的書信已經算意外之喜,態度疏離實屬情理之中。
畢竟昭華失憶後,他們至今沒見上一面。
思及此事, 他就來氣。
若非顧慮弟弟的感受,他必定派人偷偷砸了段昀的棺材!
裴真面無表情地收起信紙, 心情沉鬱地想:段昀的獨佔欲如此強盛, 遲早有一日視昭華為禁臠。昭華一個凡人,如何逃得出厲鬼的手掌心?
不行,不能這樣下去。
幾日後, 裴真去金靈寺燒香,特意拜見了住持淨塵。
“見微近來有一事難解, 望大師指點迷津。”
淨塵坐在蒲團上, 掀開眼簾看他:“你想問裴玉的事?”
裴真:“大師料事如神。前因後果大師早已知曉, 見微不再多言,只想問家弟與段昀之間的糾葛能否化解?”
“因果已成,永世難解。”
裴真面色立變, 不死心地追問:“當真毫無辦法嗎?”
淨塵無波無瀾地說:“你見他身陷囹圄,豈知他甘之如飴,各人有各人的因緣罷了。”
裴真無言以對,深深地嘆一口長氣,無奈道:“大師說得對,是見微著相了。”
離開前,他又問了句:“大師可知家弟何日歸來?”
淨塵看著門外抽芽的古木,目光悠遠而平和,回道:“老衲將佛骨交予段昀之時,告知過歸還期限,若他信守承諾,三月末你便能見到裴玉。”
裴真感到一絲安心,向淨塵欠了欠身,默默退出佛堂。
暮春三月,鐘秀山頂的桃李開得繁盛,通往金靈寺的長階落英繽紛。
裴玉抱著玉匣拾級而上,臨近寺門,轉頭對段昀說:“你留在此處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