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等她再說什麼,就見元玉婉柔聲道了謝,又轉向那兩個女子,只問她兩個是哪裡人,會些什麼才藝。
那兩個女孩乖乖交代了,是南邊來的,不曉得父母是誰,由班主養大。從小時學些唱曲彈琴的雅趣兒,大了些又叫賬房教她們認字看賬。
因這些女子除了送給各級官員的,也有不少叫商人買走做妾室,要跟商人,定然是要會看賬本的。
聽了這話,元玉婉來了興致,又問了兩個女子幾句,便笑吟吟將人留下了。
她嬌滴滴去謝柳氏,說柳氏心疼她,送來這樣兩個可人兒,解了她心裡煩愁了。柳氏見她這樣識趣,也誇她賢惠大度。
等柳氏和戚玉言走了,元玉婉看了看蓮玉和嫋嫋的賣身契,戚玉言和柳氏不說,她也知道,那是戚玉言從南方帶來的。
戚玉言前腳跟她說了這事,後腳柳氏就挑了兩個出色的送過來。她倒是沒有疑心戚玉言,前頭柳氏送這兩個女孩時,戚玉言面上為難,為她說話,元玉婉是知道的。
她進了內室,叫兩個女孩一起進來,讓福兒取了兩個小軟凳來叫她們坐下。
她先問了蓮玉和嫋嫋年歲,得知大一點的蓮玉十七,小一點的嫋嫋十五,又問還有什麼親人,兩人都是搖頭,又遲疑道,“我二人還有個妹妹,雖是認下的幹妹子,卻是勝似親人”。
畢竟親人賣了她們,哪裡念一點親情。元玉婉好奇問那妹妹在哪裡,二人只說妹妹年紀尚小,還未學成,並不知如今在哪裡。
這話自然是假的,柳氏和戚玉言怕她兩個過去了不盡心替自己辦事,便將她們認下的那個小妹留在了身邊,好對她兩個有個轄制。
元玉婉又問了些話,便笑著點點頭,叫了翠環進來。
元玉婉指了下這兩個女孩,對翠環道,“帶她們去外頭,咱們東街上那一間首飾莊,叫她們兩個做掌櫃的,先試試,我瞧著她們見過世面,又能撥算盤看賬本,最合適去做掌櫃的”。
柳氏送了蓮玉和嫋嫋來,她倒是真心道謝的,這首飾莊掌櫃的人選為難了她半個月呢,如今來了這麼合適的人選,如何有不開心的。
見翠環猶豫,元玉婉笑了笑,又轉臉問蓮玉和嫋嫋,“國公府裡,有子嗣的姨娘每月八兩銀子,沒子嗣的每月六兩,通房每月三兩。而外頭的掌櫃的,一個月的月錢三兩,但是每月有分紅。我那間首飾莊,若是經營得好,每月能多拿六兩。當然,做掌櫃的比做姨娘累,沒有丫鬟伺候,沒有大院子住,但是我這人心眼小,並不是什麼賢惠能容人的。你們要是去做掌櫃的,幫我經營好那一間鋪子,我少不了你們的好處,可若是要留在後院裡,我可難伺候得很”。
見這二人面上神色已經心動,但是卻遲遲不敢開口,元玉婉佯裝沒了耐心,只叫翠環來將二人的身契送回去。
見元玉婉像是真生了氣,蓮玉和嫋嫋立馬跪下磕頭,口中說著願意去外頭當掌櫃。翠環便帶著她們兩個出去了。
見身影遠去,福兒這才上前來,猶疑著問道,“姑娘這樣打發了蓮玉和嫋嫋,若是傳到國公爺和老太太耳朵裡,怕是那話不好聽呢。依照我的主意,不如留著她兩個,從長計議”。
元玉婉想了想,“她們是婆母送來的,明晃晃的眼線,當著婆母的面,我不收就是嫉妒。可若是我收了,放在院子裡,那往後咱們一言一行不都全傳婆母耳朵裡了”。
說完她又笑著說,“況且,我的好姐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挑那個掌櫃的人選都挑了多久了,選來選去總沒有合適的。蓮玉和嫋嫋多合適呀,又能看賬本,又長得好,那各樣首飾往頭上一戴,活招牌一樣的”。
蓮玉和嫋嫋兩個人出了府,往首飾莊走的時候,心裡卻是五味雜陳。她們倒並不覺得做妾比做掌櫃要好,整日看著老爺太太臉色,夾縫裡過日子,總歸沒有靠光明正大開門做生意來的舒服。
只是,兩人對視一眼,小妹還在柳氏那裡呢。柳氏答應過她們,若順利攏住了晉國公的心,便將小妹的身契送給她們,叫她們姐妹團圓。
可今日出了內宅,萬一柳氏生了氣,將小妹和其他一起來的女孩一起,由著戚玉言家裡送到各個達官貴人府上,那她們今生便再無相見的可能了。
偏元玉婉的話說得毫無轉圜餘地,她二人瞧著那位晉國公夫人,年紀輕輕的,又生得貌美尊貴,是個說一不二的主。
回是回不去了,她們也只能另想辦法,贖小妹的身契出來才行。
正想著,幾人已經到了,那首飾莊是東街一間開闊的臨街二層鋪面,因為這段時間來,沒有掌櫃的,於是只能暫時關著門。
翠環帶著二人進門,又將這間鋪子的大小事宜詳細說了,還交代了,說是晉國公府的鋪面,都有府裡的護衛來看護著,大可安心住著,這才離去。
蓮玉和嫋嫋打量了下鋪子,後面雜院裡有住處,因為原掌櫃是一大家子,那住所修葺得寬敞明亮。
二人看了一圈,心中皆是滿意無比,若是能將小妹接出來,姐妹三人都住在此處,不必給人當妾室活一輩子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