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蘭:“放心吧,我會一直牽著乖囡的。”
“那要不我再做幾個魚簍,要是釣不著魚,下點小魚小蝦的也行!”蘇青山道。
搞這麼大的陣仗,要是一條魚都釣不到,豈不是太丟臉了。
魚簍必須搞起來!
蘇青山說幹就幹,甚至等不到明天,當天晚上就在昏暗的燈泡下,將院子裡剩下的竹子切開成適當的長度和寬度,然後用砂紙打磨後軟化處理。
一個小時後。
顧七七在一旁看著姥爺手指翻飛,沒多久就將處理好的竹條編織成一個魚簍的形狀,不得不再次佩服手藝人的心靈手巧。
有姥爺在,家裡缺啥,他就做啥。
院子裡的竹凳、竹椅、晾衣杆,灶屋裡的竹籃、竹筷……就沒有姥爺不會做的。
純天然的竹子做出來的東西既好用又耐看,還為家裡省了一筆開銷。
週末一晃就到了。
董玉蘭天還沒亮就起來忙碌。
顧錦澤要去醫院跟著白老學習,董玉蘭準備了幾個菜。
油燜豆角茄子、蒜蓉空心菜、絲瓜炒蛋,天氣太熱,菜做多了不經放,也就準備了一天的量,另外又摘了幾個番茄和黃瓜帶上生吃。
主食做的玉米粑粑,玉米麵磨得很細,蒸出來的玉米粑粑自帶一股清香。
董玉蘭量做的很多,一家人的早飯也就解決了。
早早吃了早飯,顧錦澤帶著姥姥打包好的飯菜乘著部隊裡的車去醫院了。
蘇青山、董玉蘭則帶著幾個孩子出發去小河邊。
出了部隊沒多遠就有一條小河,時常也會有人在河邊釣釣魚,因為收獲不大,基本沒人管。
蘇青山一共做了五個竹編的魚簍,給錦宸、錦安各做了一根小魚杆。
一行幾人,出了部隊,朝著小河邊走去!
蘇青山幾人剛走沒多久,挺著個大肚子的蕎麥再次找上了門 。
這次手裡沒拎絲瓜,而是拎著一斤大白兔奶糖。
看著門上一把鎖,蕎麥皺緊了眉,嘴裡唾罵了句,一臉不爽地回家了。
顧錦安一路上又蹦又跳,嘴裡高興得直嚷嚷。
“嗷嗷嗷,姥爺,你說我們今天能不能釣上一條大魚,這麼大!”顧錦安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
比起顧錦安這個顯眼包,顧錦宸一路上都安安靜靜的。
看到三弟的動作,顧錦宸無語地翻了個白眼:“那麼大的魚,是你釣魚還是魚釣你,別到時候被魚扯到河裡去了!”
“我就想想不行嗎,再說還有姥爺在呢!”顧錦安吐了吐舌。
老二一點兒都不好玩,總是打擊他!
“呵呵,那麼大的魚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是小魚小蝦肯定有,咱們先把魚簍選好位置放下去,等回家的時候再起簍子。”蘇青山嘴裡道。
因為是第一次來,能不能釣到魚他不知道。
但河裡的小魚小蝦多啊,五個魚簍,多多少少能進一些魚蝦吧。
今天能不能吃上魚,全看這五個魚簍了。
來到小河邊,蘇青山將東西找個平坦的位置放下,接著就去準備魚簍。
往魚簍裡扔上提前準備好的蚯蚓再是一些菜葉子,然後選個位置放下去。
“這樣真能下著魚和蝦?”董玉蘭表示懷疑。
可惜家裡沒有葷腥,要是有野雞野兔的內髒啥的,往魚簍裡一扔,保準能吸引來魚蝦。
“能!”七寶奶聲奶氣,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