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族長嬸,您放心,我一定會讓小瑜繼續讀書的,而且我娘爹和夫郎也是很支援小瑜繼續讀書的。”
族長:“那你妹妹呢?”
族長不愧是族長,馬上就抓住了劉寧話中的漏洞。
劉寧尷尬一笑,說道:“妹妹她畢竟也有自己的親生女兒,嫣然她想做生意,妹妹當然是要支援自己的女兒的。”
族長:“唉,做生意做大了就成了商人了,商人有錢又怎麼樣,後代都不能參加科舉。做個小生意的話,倒是不會成為商籍,只是也賺不到什麼銀子。這樣一來,還不如支援小瑜讀書科舉呢,這樣全家都受益,不好嗎?阿靜短視了啊!”
族長搖頭嘆息。
同時,她也瞭解了為什麼春梅要分家了,分家了,兩個女兒就不會為了孩子而鬧出更深的隔閡來,同時,分了家的話,阿寧想要讓小瑜讀書科舉的話,就沒有人阻攔了,雖然分家了,在銀錢上面可能缺了些,但是沒關系,去借就是了,別人不說,就她這個族長,看在小瑜的讀書天賦上,也是很願意借銀子給阿寧家的。
沒過多久,族長就和劉寧帶著兩個族老回到了劉春梅家。
劉春梅:“族長,兩位族老,真是麻煩你們了!”
族長:“不麻煩不麻煩,我身為族長,就是要處理這些事務的。只是這家分了之後,是要寫分家文書到衙門去備案的,你們確定是要分家嗎?”
劉春梅:“讓族長見笑了,我們確定要分家。”
族長:“行吧!”
劉春梅先去泡了茶給族長和兩位族老喝,然後她才提起分家的具體情況。
劉春梅:“我們家一共有五十畝水田,這五十畝水田分成三部分,十畝給我和我夫郎養老,其餘四十畝兩家平分,一家分二十畝水田。有銀子二百兩,其中四十兩給我和我夫郎養老,其餘一百六十兩給兩家平分,一家分八十兩。至於住房,現在各人住著的屋子,就歸你們那一房。家裡的大廳很大,可以隔成兩半,一半歸大房,一半歸二房。我們老兩口跟著大房養老,因此廚房和柴房、雞窩、豬窩、廁所都歸大房,其餘的糧食用具等兩家平分。”
劉春梅:“這個家大致就是這樣分的,你們覺得如何?”
劉春梅看向兩個女兒,詢問她們的意見。
劉寧自然是沒有意見的,她是老大,自然要給母父養老,況且,母父已經把她們養老需要的田地和銀子獨立分出來了,到時候母父跟著她大房養老,她也沒有很大的壓力,至於照顧母父,那是應該的。
劉寧沒有意見,劉靜倒是有些意見,她覺得不能因為母父跟著大房養老,就把廚房、柴房、廁所、雞窩、豬窩這些都給了大房,這些要建起來,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和金錢的。
但是,劉靜看了一眼母父和族長族老她們,並不敢把她內心的這些話說出來,她怕她們認為自己不孝。
劉靜:“我也沒有什麼意見,只是我想問一下,分家之後,我們二房要怎麼孝敬母父?”
劉春梅:“我們分了水田和銀子養老,就不用你給糧食之類的了,你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給點年禮和節禮就行了。”
劉靜聞言,鬆了一口氣,這樣分家,二房是吃虧了一些,只是從此以後,二房也沒有了贍養父母的責任,這樣算下來,二房也並不吃虧。
族長點點頭,覺得春梅分家分得還算比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