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啊,這麼快就過去一年了嗎?也是,我是春天送你們兩個去讀書的,現在都快要過年了。不過讀書是好事啊,嫣然還是多讀兩年書吧,到時候去城裡做個賬房先生也好,人家賬房先生的一個月能夠有幾兩銀子的收入呢!”
劉靜:“然然,你奶奶說得對,多讀書對你有好處。”
劉嫣然:“我不要,我該認的字已經認了,其餘的我已經讀不進去了,下一年我就不去學堂了,你們不用幫我交束脩。”
劉嫣然出乎各位長輩意料地堅持,不管她們怎麼勸她,她都不為所動,她實在是覺得讀書的這一年真是太難過了,她都是強撐下來的。
最後,劉家長輩們無奈,只好依了她了。
佩瑜所在的大房對於這件事倒是沒有幹涉。
到了第二年開學的時候,劉家就去替佩瑜報名了。
報了名之後,佩瑜就去了班裡了,而劉寧還留在劉夫子那裡,她想要和夫子瞭解一下女兒的學習情況。
劉夫子:“劉嫣然不來了嗎?”
劉寧:“她自己不想來的。”
劉夫子:“嗯,她在讀書上的天賦有限,現在也認識了許多字了,也夠她用了。但是,你千萬不要讓劉佩瑜輟學了,她讀書是非常有天賦的。”
劉夫子怕劉家人不重視劉佩瑜的學習,連忙叮囑道。
劉寧聞言心中一愣,說道:“這是真的嗎?我沒聽我家小瑜提到過啊!不過,我家小瑜讀書一向認真,在家裡的時候,有時間都會學習的,她還在家裡教她哥哥讀書寫字了。”
劉夫子:“她沒和你們說嗎?是了,劉佩瑜不可能去自誇。”
劉夫子:“阿寧,你家女兒是非常有讀書的天分的,她現在讀書的進度也非常不錯,已經學完了啟蒙的書籍了,現在在讀四書五經了,她的成績在班級裡面是名列前茅的,我覺得過兩年,她就可以去考童生了,考了童生之後,考秀才還會遠嗎?”
劉寧:“考科舉?夫子,我家小瑜有考科舉的實力?”
這已經遠超劉寧的預期了,她本來是想讓女兒讀書識字,然後去城裡找個營生,就不用下地,她可捨不得女兒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那樣真是太辛苦了。
沒想到女兒這樣優秀,這簡直是出乎她的意料,讓她簡直心花怒放。
劉夫子:“這麼說吧,你女兒是我教過的最有天分的一個學生,我其它學生都有可以考童生的,小瑜一定可以,甚至考秀才也是可以展望的。”
劉寧的臉上瞬間就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太好了,她女兒有能力去考科舉!
就算考個童生也好啊,有了童生的功名,女兒在這鄉下就會備受尊重,如果考個秀才的話,那就可以見縣令不跪,每個月可以領一些錢米,最重要的是,家裡的田地不用交稅了。
她以後,有可能就是童生的娘,或者秀才的娘了,劉寧想一想那場面,就激動非常。
劉寧:“夫子放心,我一定讓我家小瑜繼續讀書,我就這一個女兒,不為了她,為了誰呢?”
至於兒子,她也疼愛,但是兒子始終是要嫁出去的,她老了之後,還是要靠這個女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