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44章 皇帝都說好!
這一個冬天, 安西四鎮的軍民過得格外熱鬧。
託張禦史大破拔汗那的福,現在大唐以西的土地進入了短暫的平靜期,無論是吐蕃還是大食,都遣人來長安表達了友好的意向, 大食忽羅珊異密還親自寫信一封, 表示願與大唐和好,結為同盟。
後突厥的默啜可汗也不鬧著造反了, 向朝廷重提求婚一事。去年四月他曾遣使者上殿, 說自己是大唐的駙馬爺, 請求李隆基嫁公主。
李隆基都氣笑了。
合著你打了敗仗,被抓了個正著,還想要朕賠你一個宗室女?
這要放在以前, 李隆基可能就答應了,畢竟大唐在西域的根據還不夠穩, 默啜可汗雖然狗但至少還聽擺弄,不安撫他萬一倒向吐蕃和大食不就麻煩了?
但現在不同了, 李老三現在底氣壯的很。他的張禦史帶著一群部族軍殺得吐蕃大食屁滾尿流, 什麼無敵的大食騎兵被薛三炸的稀爛,阿勒達嚇得連老巢都不要躲進了山溝, 他現在怕啥,怕默啜反水?這老小子才沒那麼傻呢!
“後突厥苦寒偏遠,我李氏女不耐車馬勞頓, 默啜還是另尋佳婦吧。”
一句話,把後突厥的使者起了個倒仰。
什麼叫李氏女不耐車馬勞頓,去年你不是答應送個縣主過來嗎?你這大唐皇帝怎麼還說話不算話了呢!
你看, 拳頭大的時候就能說話不算話,渴塞城一役讓西域諸國集體地震, 後突厥的使者再不滿也只能在心裡憋著,他也怕大唐傳說中那位會飛天會使雷火的仙師。
打發走了後突厥的使者,李隆基龍心大悅,跟紫微令姚崇說起了兒子李琮的“安西開發計劃”。
這名字聽起來怪怪的,一看就知道是薛三的手筆,但李隆基卻並不忌憚李琮跟薛三走得近。
他正值壯年,大權在握,完全不擔心兒子搶班奪位。而薛三那小子很是有點世外高人的意思,有本事還不踏足政鬥,是他最喜歡的那種工具人。
比姚崇還喜歡的那種。
“說是要建羊毛工坊,還給朕送了一件。”
李隆基給姚崇展示兒子的孝心。
打從上次收到鄣刀之後,李隆基就很喜歡跟人炫耀兒女送給自己的孝敬,隨身掛著李琮送的那把刀,但凡有機會就要拔出來給人看,等聽夠了誇贊再收回去。
他都這樣了,後宮那群人精兒嬪妃哪有領會不了精髓的,於是宮裡很快颳起了“給父皇送禮”的歪風。
當然禮都是小皇子小公主們送的,可是苦了這群孩子,李隆基的子女除了李琮都不算很大,便是身為太子的李瑛,現在也不過是個半大孩子,哪有那麼多時間精力給爹送禮。
於是看來看去,李隆基還是喜歡李琮的禮,不單單是因為拿得出手,而且還頗有巧思,總能令他耳目一新。
就比如說這次他收到的羊毛衣,據說是李琮親手織出來的,又輕柔又保暖,穿在身上十分舒服。
李琮在信上說準備在安西四鎮收羊毛建工坊,以後發展羊毛紡織賺取軍費,並跟他申請安西都護府在三年內自行決定租庸調的種類,還準備把收租的範圍擴大到歸附大唐的部族,與他們發展貿易。
李隆基想了想,覺得兒子這個想法很不錯。
就是嘛,都說歸附大唐了,那也得拿出點實際行動。這次跟著張孝嵩一起出兵的都是忠心的,那些看熱鬧的都得加稅!至於要怎麼收收什麼,讓兒子自己決定就行,真要是能把羊毛工坊辦起來,也能給朝廷減少不少軍費的負擔。
“姚卿覺得如何?”
姚崇哪敢說不行啊,現在安西都護府和郯王就是陛下的心頭好,誰都不敢觸他們的風頭。
但是邊境貿易……
姚崇皺了皺眉。
“不知郯王殿下準備跟胡人交易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