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橋東村組織的那場找水大會上,張說張刺史張榜召集天下英才,其中有個道士叫境源,他就曾提出用“伏火礬”炸石取水。
伏火礬是境源在煉丹中偶然發現的東西,一旦出現便要炸爐,威力甚巨。
不過既然能炸爐自然也能炸山石,境源慕張說之名而來,在找水大會上提了這個提議。
當即便引起了748的矚目。
以前在運維部的時候748總聽那些劇情統唸叨,說某些朝代的道士方士都是技能點點歪了的化學家,把練出來的那些亂七糟八的東西稍微改動一下,那就能成為改變時代的大發明。
748覺得境源就是這種人,於是對他的提議格外看重。
果不其然,這所謂的“伏火礬”其實就是火藥,而且他還發現了硫和硝的合理配比。只是遺憾的是境源道士不知道往裡面新增木炭,他用了馬兜鈴作為替代,威力一般。
於是748就給了境源一點小小的提示。
境源也是個妙人。他之前想要煉制金丹修行,但煉來煉去總是炸爐,一氣索性便改行專門煉制炸藥。
別說,這活兒在開元年間也是有市場的。朝廷修築水壩鞏固河堤經常需要石頭,原本各地都要徵發徭役進山鑿石,現在有了“伏火礬”,一發下去便能獲得許多石料,再用人工稍微修整清理一下便能使用了。
於是當748提示境源用木炭替代馬兜鈴之後,境源如獲至寶,在大唐各地雲遊放炮。
他還將自己炸山的各種心得一一記錄下來,定期寫信給748,分享一些爆破的小秘訣。
這期間境源又對火藥的配比進行了幾次調整,摸索出□□的正確制備方式。
只是這火藥只能現做先用,而且製作的時候危險性很大,所以至今境源還沒找到傳承衣缽的徒弟。
748想了想,覺得應該替境源宣傳一波。
你看這可不是它748搞超出時代生産力的熱武器啊,人家境源早十七八年就用火藥炸過爐了!而它748只不過是稍微改一下使用的場景,物盡其用,合理調配資源。
要是境源的火藥在拔汗那大殺特殺,那還愁沒人跟著境源學習造火藥嗎?說不定還能給境源混個朝廷的編制呢!
748毫無心理壓力,直接拍板給張孝嵩上難度。
它不會提前告訴張禦史它給他準備了火藥,但它在給張禦史的訓練計劃中增加了火藥彈投擲和使用的方法,並且劃重點要求強化突擊。
張孝嵩可不知道它玩這麼大,一頭霧水地帶著訓練計劃走了,回家還真一板一眼地組織人跟練。
他以為這是強弩的使用指南,其中奇怪的部分可能是基於薛先生特殊信仰的操作,畢竟這年頭大軍出征也是很迷信的,告四方天地都是必須,薛先生的師父據說是個倒是,要做法事也很正常。
反正一個敢寫,一個敢跟。有748最大的鐵粉李琮在,這個莫名其妙的訓練計劃竟然在即將出徵的安西軍中推廣開來,而且還有逐漸擴散的趨勢。
安西軍將們也不是傻子,一早就看出這個計劃在整肅軍容軍紀,提升軍隊戰鬥力方面的好處。這些訓練看似簡單枯燥,實則在強化軍兵的服從性和執行力,在短時間內的確能夠提升軍兵風貌。
於是等拔汗那王遏波帶著一眾親信狼狽地逃進安西都護府,他見到了便是這樣一支軍容齊整,令出厲行的安西軍。
遏波那顆驚魂未定忐忑不安的心瞬間就放下了,有了這樣的雄師助戰,就算他拿不回拔汗那的權力也不用擔心活不下去,大唐的安西軍肯定能抵擋住大食和吐蕃的聯軍!
於是遏波放心大膽地跟李琮哭訴了一番阿勒達的惡行,還點出是吐蕃和大食人給對方助拳,想要吞併大唐的土地。
李琮果然大怒,當場命令監察禦史張孝嵩率安西軍出擊,聯合磧西幾十個部族組成聯軍劍指拔汗那,驅逐來犯的吐蕃和大食軍隊!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