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圍觀激發了大壯的潛能,反正這次他下刀有如神助,不但位置精準,時機還掌握得恰到好處。
嗚嗚——
小豬仔只來得及發出一聲尖叫,薛大壯眼疾手快地用針刺止血陣痛,沒一會兒便安靜了。
“哇,這麼快!”
宋玉秀咋舌。
“薛三哥你的刀可真快啊,就這樣這樣兩下,卵蛋就被取出來了……”
宋大波氣得頭疼,他咋生了了個這麼糙的閨女,你聽這話別人家的小娘子說得出來嗎!?
不過父女兩還是各抱了一頭豬仔回去,說好明年年前上秤。
除了豬仔,748還給他們寫了一份簡單的術後養護指南,並叮囑他們密切關注豬的動向,一個月之後會教他們飼養閹豬的要領。
這些,宋玉秀都興高采烈地答應了。
她小心翼翼地抱著豬,彷彿是抱著一個美好的期望,越走心裡越覺得踏實。
回了家,父女兩個便張羅起給豬壘圈。
宋家之前也養了豬,不過剛剛閹割的小豬不能和宋家的豬放在一起,便要另起新圈。
宋大波的媳婦王金枝一進屋就看到火炕上躺著兩頭一動不動的小豬,腦子“嗡”的一聲,還以為自家老么在外面闖禍了,扯著嗓子喊閨女。
“玉秀!玉秀!你哪來的豬?!”
宋玉秀聞聲跑進來,看她娘臉色不虞,連忙把養豬的事兒跟她娘說了。
她早就跟她阿耶透過氣了,只說養豬的事兒,不說學劁豬。她娘親平時最愛抓她女紅繡花,要是知道她想去學閹豬,拿柳枝抽她都是輕的。
一聽說是代養豬,王金枝倒也沒說什麼。
雖然她還生氣薛三郎回絕她家問親的事兒,可誰會跟銀錢過不去呢!?能給閨女們多攢一些嫁妝也是好的。
於是宋家養豬這事兒就這麼定下了,數宋玉秀最上心,每天都勤勤懇懇地打豬草拌豬食打掃豬圈,村裡的小夥伴照顧她河邊撈魚她都不去。
看在么女難得乖巧勤快的份上,王金枝也不阻攔她看小豬。
但也有件事讓她很不滿意,就是因為豬是替隔壁養的,家裡難免要跟薛三聯系。
雖然薛三來的時候都是她家男人和么女一起,但王金枝心裡有個坎,總想讓么女避去裡屋。
哼,你不是看不上我閨女嗎?那就一眼都別看!
748哪看得懂宋五嬸內心的波瀾起伏。它是抱著刷技術推廣獎勵來的,教起養豬技術來格外的賣力。
但在教學的過程中,它也發現了人類的參差。
就比如宋玉秀的領悟力明顯強於她阿耶和薛大壯,這姑娘簡直一點就透,對劁豬術前準備和術後的養護也是倒背如流。最妙的是她動手能力極強,擁有天生手感和精準的肌肉控制,只要好好加以培訓,這就是天生吃外科飯的材料。
不過很可惜,唐代的外科醫學非常不發達,郎中也就能處理個跌打損傷、割治腐肉,而且還是最下等的瘍醫。
但凡有點志向的郎中,鑽研內科才是人生目標,因此外科學在開元年間,幾乎就是一片荒地。
唉。
748嘆了口氣。
真可惜,主線任務系統嚴禁傳播超出時代邏輯的技術,不然以宋玉秀這樣的資質,劁豬就是在侮辱她的天賦。
看來有必要加快漂流太平洋的計劃,一旦航路開啟,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就有了邏輯支點,很多計劃再也不用擔心會被系統判定o。
大壯,開啟時代的責任,就落在你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