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一籃子糕麼!?丘質都能隨手送人,阿鳶和阿成卻還要省著給爹孃分食?這還是官宦人家的孩子嗎!?
想到這裡,兆鵬程反而下定決心,那個火炕什麼的,等薛三郎真的開班授徒,他也要讓人在府衙裡修一個……不,是一個房舍一個,今年再不讓她們娘仨受凍。
還有那個烘糕,等他再去橋東村,他要買上幾籃子,給阿鳶阿成和芸娘一人一籃,都要吃夠吃撐才是!
兆鵬程在豐嶽縣衙裡發下宏願,殊不知此時此刻的京城,有倆人已經摸著肚子吃撐了。
正是宋王李成器和他的皇帝三弟李隆基。
李成器最近收到了748獻上的鹵味,本著有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的原則,他請三弟李隆基來家裡喝酒。
李隆基是晚上來的,時下長安城的貴人們喜歡吃燒烤,燒烤配低度數的米酒,趁著微醺半醉的當口賦詩一首,這才大唐風流雅士們的生活。
李隆基不用作詩,他來兄長家就是吃喝玩樂的。李成器對藝術和美食的品味名震長安城,他說有好吃的,那味道肯定錯不了。
“這不是醬油嗎?”
李隆基看著宋王府內侍呈上來的食案。
一盤烤肉,一隻醬油碟,搭配一些常見的調味料,沒什麼稀奇的。
最近宮裡的禦膳房已經能夠熟練使用醬油,而且還開發出醬油的許多新用法,李隆基對醬油已經不覺得新奇了。
“主菜是這個。”
李成器讓人呈上748的鹵盤。
鹵蛋鹵雞腿鹵雞肝鹵雞胗鹵翅鹵肉還有鹵豆腐,林林總總一大盤,看著是稀奇的很。
“怎麼大多是雞肉?”
李隆基問李成器。
李成器想了想。
“薛三郎修了座雞場,說要在鄉裡養雞。雞多了就做了鹵味吃,說是滋味甚好。”
聞言李隆基笑了。
“無事獻殷勤。”
“你在海州城題了個‘牢丸一絕’,許多人都慕名而去。薛三這是發現了生財的門道,想再從你這處混一個提名回去,給他的雞場招攬生意呢。”
李成器哈哈一笑,也不在意。
他也很得意自己引領了大唐飲食的潮流。現在長安城的酒樓飯館也都跟風做起了牢丸,只是他們搞不到醬油,風味總是差著一點。不過有的改總一成不變要好嘛。
“陛下嘗嘗這鹵味。”
李成器舉著筷子。
“都是早上剛送來的,在廚上重新滾過,臣以為這雞肝最為入味,就是少了一些,但配酒滋味一絕。”
“又是一絕。”
李隆基笑著夾了一塊雞肝放進嘴巴,又抿了一口酒,然後點頭。
“嗯,濃而不鹹,細密綿勻,的確是一絕。”
“是吧。”
李成器哈哈一笑。
“薛三這小子修雞場是為了賣油炸雞,賣油炸雞是為了推廣豆油。雖然全是本末倒置,但他偏還都做得有模有樣。之前在橋東村聽說他和豐嶽縣令在改良曲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
“改良曲犁嗎?”
李隆基笑著摸鬍子。
“要真成了,那可又是功勞一件啊。”
“這位薛三郎,可真有點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