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渠已經接到通知,知道陸羽要過來,見到陸羽的時候,並沒有太多驚訝。
陸羽對幾個研究人員點點頭:“聽說增強儲水特性的抗旱植物已經進入實驗尾聲?”
鄭渠:“對,過去的一個冬季,我們不僅檢驗了新品種的耐寒能力和在多種極端環境下的生存能力,也對基因逃逸、近親雜交等等關乎生態環境的問題進行了細緻觀察和驗證,結果很不錯。”
陸羽翻著鄭渠遞過來的總結報告,一頁一頁看著,半晌:
“也就是說……”
鄭渠給出肯定的答覆:“從我們的實驗結果來看,目前就能推廣的新抗旱植物,包括梭梭樹、花棒、楊柴這幾樣主要的小喬木。”
“而胡楊、長穗柳、紅柳等高大喬木,雖然防沙固沙的能力更強,也增加了儲水特性,但由於生長週期過長,如果不使用培養液的話,起不到立竿見影多的效果。”
陸羽表示知道了,繼續看總結報告。
這些改良後的植物,因為本身具備一定的抗旱能力,現在增強儲水能力,在乾旱環境的生存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
適應性廣,根系發達,枝條稠密,葉片狹小,蒸騰作用不強,具備很強的防風固沙的能力。
儘管高大喬木仍然有生長週期較長這個缺點,但瑕不掩瑜。
……
看完總結報告,陸羽喜憂參半。
喜的是實驗成功,在防治荒漠化的道路上向前走了不小的一步,憂的是,抗旱植物品種改良了,推廣問題又擺在了面前。
目前防治荒漠化、防沙固沙的主體,仍是官方相關部門,自願者和自願機構佔比較小。
而官方部門,並沒有一個統一協調的機構,都是在各省官方的領導下,各省林業主管部門負責所屬地區的管理。
而具體實施,是縣市的農牧、水利、環境保護、土地資源等等行政機構,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相關的防沙治沙工作。
說好聽一點,是發揮各個部門的主觀能動性,密切配合,說不好聽一點,那就是各掃門前雪,各管各的。
同一個地區的防沙固沙工作,有好多個部門可以負責,結果就是具體事宜不知道該找誰。
以前還出現過自願者掏錢出力,卻被相互推諉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事情。
多作為有可能會犯錯,但不作為,肯定不會犯錯,國人幾千年的為官哲學。
這讓陸羽怎麼推廣?
搞清楚自身所處的位置,普通民營商業公司,又不是行政機構,拿什麼去溝通協調?
……
陸羽撓撓頭,犯愁的跟鄭渠說出自己的想法。
鄭渠聽完也有點傻眼,和陸羽面面相覷。
他長年從事研究工作,對商業上的事本來就不敏感,對官方的瞭解那更是寥寥,陸羽犯愁的事,他也沒什麼好辦法。
還是鄭渠的一個研究助手舉手示意,小聲提醒到:“或許,可以問問方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