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模組和架構都有,所以要實現這個功能真的很簡單,沒幾個小時,陸羽和葛雲聰他們就寫完了全部程式碼。
陸羽把程式碼載入到人工智慧的主程式中,沒多久,彈出一個對話方塊。
只是此時還不能正常交流,沒有足夠多的樣本資料,也沒有進行訓練,理論上來說,它現在還是一張白紙。
陸羽調出指令文字框,開始輸入指令,允許它接通網路,從網路上搜集各種對話資料學習,並讓它自己運用模型進行對話訓練。
弱人工智慧就是這樣,每一項命令,都需要明確的指令,它自己是不可能判斷出需不需要進行下一步。
直白一點說,你讓它做什麼,它才會去做什麼。
這和大多數人理解的人工智慧存在巨大的差距,之所以現在很多人工智慧看著像是自己能做出判斷,那是因為提前寫好了各種情況設定,只要出現符合的結果,就按照預設程式執行。
跟主動做出判斷和選擇,有天壤之別,狀若雲泥。
不得不另外提一句,陸羽沒有在核心程式碼裡編寫傳說中的人工智慧三大定理,因為根本用不上。
連自己主動做判斷都不行,做任何事都需要指令,這樣的弱人工智慧,寫三大定理幹嘛?
畫蛇添足湊字數嗎?
退一萬步講,即便以後硬體滿足所需、算力大幅提高,人工智慧也不可能自己修改核心程式碼。
不管是弱人工智慧還是強人工智慧,都一樣,只要沒有提前賦予它修改程式碼的許可權和能力,即便它透過深度學習全面掌握所有程式語言,也不可能主動修改自己的哪怕一行程式碼。
這不是什麼定理決定的,而是人工智慧本身決定的。
能做到隨意修改自己的程式碼,那是數字智慧生命才能乾的事。
所有描寫人工智慧危機的科幻作品當中,其實都不屬於人工智慧範疇,而是數字智慧生命。
而要從人工智慧進化到數字智慧生命,條件未知,時間無比漫長。
但可以肯定的是,機率極其極其渺茫,在科技水平發展到另一個文明的高度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那個文明直到消亡時,也沒有誕生過真正的數字智慧生命。
所以,人工智慧威脅人類安全,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至少,在現階段,乃至在陸羽可以預料的未來,不存在這樣的可能性。
和核能技術一樣,只存在善用和濫用的可能,而不管是善用還是濫用,決定權,始終掌握在人類自己手裡。
……
人工智慧在進行對話學習和模擬訓練的時候,陸羽和葛雲聰等人各自回去休息。
連續工作了很長時間,大家都有點疲憊,儘管很想早點和人工智慧交流,但它現在還需要時間。
陸羽回到小別墅,沒有繼續想剛才的工作,而是在想把人工智慧引入到機器人專案組上。
用人工智慧來控制機器人,可比薛皓遠等人以前手動輸入控制準確得多,也迅速得多。
薛皓遠他們已經積累了不少資料,但遠遠不夠,引入人工智慧進行海量訓練,積累更多資料,才能讓機器人的行動更加順暢。
現在還需要額外開發一個控制訓練模型。
另外,人工智慧現在也僅僅只是初步能執行,離真正開發完成還有很長的距離,許多演算法和模組都還沒有編寫,也就是說現階段的人工智慧,能應用的範圍非常有限。
神經網路和深度學習開發也還不夠,還有很多的演算法和架構需要補充完善。
想著想著,陸羽覺得應該儘快把葛雲聰這些人趕回雲漢科技,讓他們回去繼續擼程式碼。
還沒到成功可以開香檳慶祝的時候,仍需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