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紫霞在公子身後策馬跟隨,只見地勢漸高,崎嶇難行,不禁問道“公子的祖地,距此有多遠路程?”
公子道“此番所到之處,正是我的出生之地。論起路程,尚有數百里之遙。雖然時下我們這裡酷暑難耐,但那裡正是春意濃濃、無比秀麗之時,倘若沒有水災,定是一片稱得上人間仙境的好景緻!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那裡雖然物產豐饒、風景獨好,但也是毒蟲遍地,危急四伏。至於天降大雨,洪水不斷,亦是常事,所以,乃是人跡罕至之所。我族因世居於此,深諳水情,加上祖上能人輩出,倒能將那肆虐河湖,治的服服帖帖,積得一番治水的好本事,素有‘治水天工’的美譽。”
“江湖相傳,貴族藏有《治水秘籍》,被奉為天下至寶,果真如此?”紫霞不禁脫口而出。
“對此秘籍,我從小就有耳聞。”公子毫不避諱道。
“聽說,這秘籍裡大有文章。如是貴族機密之事,還是不講的為好!”紫霞若有所思,相勸道。
“你我都不是外人,說來也無妨。聽祖父言,這秘籍一直為祖上珍藏,確實被尊為鎮族之寶。”公子道。
“何謂鎮族之寶?”我迫不及待的問道。
“聽父親講,這秘籍,一百年之時能請出供奉一日,便可求得救隅之策,保全一族的平安。”公子道。
“是不是每百年都要請出一次?”紫霞問道。
“非也,非也!只有大災之年,方可得見。”公子道。
“這秘籍的妙用僅限於此嗎?”紫霞問道。
“如僅限於此,何謂至寶?那秘籍,如一百年能請出供奉一日,可取得救族之法,救得本族之困。如五百年之時能請出供奉五日,可參得救地之計,保全一地的安危,謂之小用。如一千年之時,能請出供奉十日,可研得救世之策,方稱得上大用。”公子道。
公子此言一出,那紫霞臉色頓變,驚道“貴族既然有如此寶貝。伯父為何還治水不利?”
公子嘆道“這秘籍現世,並非人力就可為!實為可盼而不可求!”
紫霞大驚道“這秘籍不是到時候拜取參讀即可?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麼玄妙之處?”
“嘿嘿!舉族之人,每逢整數之年要到那不老峰之下,行跪拜大禮。如是天意,合適之人在那合適之時,秘籍自然可見。否則,就是每天跪在那裡,不吃不喝,連隻字片語也瞧不到。”公子道。
“此書曾現世幾回?”紫霞道。
“此事不得而知。但聽說,五百年前坍塌地陷之時,祖上有能人得見。自此以後,再未有人見過。算起來,今年正是千年之數!家父本欲前來參拜,但未成行,已然仙逝。而那參拜之人,傳說人中龍鳳方可拜取。而象我這樣平庸之人、凡夫俗子,只有望崖興嘆的份了!”公子望空拜道“但願有人出世,取得珍奇之書,以救天下蒼生!”
這時,路邊樹叢簌簌作響,轉瞬歸於寂靜。
“公子一族本居這秀麗之地,逍遙自在,可為何後來東遷,擔這治水之責?”紫霞問道。
“我族本為黃帝的後人,我父鯀乃顓頊之曾孫。我長至七歲時,堯帝命我父東遷至嵩,也就是今天所居的山寨之所。雖然故土難離,但帝命難違,父親還是帶部分族人,開山劈石,埋溝填谷,建得這方山寨。只不過每到歲末年初,我們還要舉家返回故里探望。父親說,此處背山向河,是塊難得的寶地。果不其然,此後父親多次應召,攜我拜見堯帝、舜帝。於是,我得以常至帝都遊歷,結交部族豪客。彼處非常繁華,非同一般。我那時天性純真,與舜帝諸子皆熟,所帶珍稀之物不吝相贈,在諸公子中頗有人緣。誰想,後來大河屢發水患,舜向堯帝諫我父治水,我就隨父奔波風雨之中,不分白晝,十分辛苦。可嘆那暴雨傾盆,似乎沒有休止,積成千年未遇洪水。為除水患,我父調動天下人力,傾力治水,先後歷時十載!”公子說道。
如此看來,堯帝、舜帝當年求治水能臣,最後任命禹父治水,確是事出有因。如非治水能人,心存治水之念,身負治水之術,誰又能擔當這治萬里大河水患、救天下蒼生的天大的重任呢?這夏后氏有水族之稱,看來決非浪得虛名!
“誰知,有人見我父日漸位高權重,唯恐堵塞自己的長遠之利,心生不滿。於是,他們信口雌黃,眾口鑠金,搬弄是非,施以羈絆,唯恐天下不亂!”公子繼續說道。
“難道舜帝沒派人查訪?”我問道。
“舜帝聞之,起初根本不相信!但讒言日盛,久而久之,心下不免起疑,遂派特使前來查勘!”公子道。
“舜帝還派了特使?”紫霞問道。
“確有此事。記得那日,我父正與眾首領商議治水之事。突然有人來報,帝使求見。我父慌忙率眾人出門迎接,畢竟這是治水數載以來從未有過之事。我們迎出門去一看,那特使不是別人,乃是公子均!”公子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公子均是何人?”紫霞問道。
“他是舜帝小兒子!當時,天下大雨下的更緊,萬里長堤險情迭出。我父正坐鎮於嵩,調集手下人日夜巡堤,嚴陣以待,以防不測。那均來到後,只知遊樂,豈有一日巡堤,巡查災情?當時正是生死攸關之時,衣食住行不免有怠慢之處!但公子均似乎毫不在意,臨走時還承諾當向堯帝奏明實情,加派人手,防治大水。”公子道。
“救援之人來了嗎?”我問道。
“哪知大家早也盼晚也盼。盼來的不是援救的隊伍,而是討伐的大軍和無窮的災禍!”公子憤然道
“接著,就是那場惡戰?”紫霞說道。
“不錯!恰巧那幾日又降大雨,我父於正分派眾人去加固堤壩,人手不夠,形勢岌岌可危。哪知,舜帝特使突至,聲言舜帝出巡,夜裡堤壩潰決,滾滾洪水傾瀉,登時淹沒無數田地,百姓死傷無數!公子均和一幫大臣奏了我父“三罪”。治水無功,天下生靈塗炭,謂之罪一。擁兵自重,欲霸天下,謂之罪二。藐視特使,目無尊上,謂之罪三。可恨那共工乘我族之危,揮兵進擊。我們父子被特使緝拿,後來就遇到了賢弟!”公子扼腕痛惜道。
“可恨那些奸邪小人,搬弄是非,令天下不寧。此番共工兵敗,料那些奸臣賊子,再也不能掀起什麼風浪了!”我道。
“可嘆大雨日甚,洪水無情,天下黎民百姓又能怎樣躲過這場滅頂之災!”公子仰天嘆道。
公子話音未落,有聲音從路邊傳出。有人厲聲喝道“快快留下傳世的寶貝,要不然,就讓你們這些娃兒做我手下的無名之鬼!”
<!17k>
喜歡親歷者請大家收藏:()親歷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