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彭瑛有沒有回來過,難道她不回來過春節嘛?”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要過年了,二幫本來也準備回安徽老家去過個年,但是想想就留一個小孩在這裡,而且那彭瑛的情況也不知道到底怎麼樣,所以還是有點不放心,並且這要真去供應一個小孩子上學,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要說每個月的生活費就要接近一千多,而且好像三天兩頭的都在要錢,不是什麼講義費,就是什麼野外訓練費,甚至二幫也記不住什麼理由和什麼名稱,反正只知道給錢。
現在馬上就要過年了,算算手頭的餘錢也不是很多,顧得了這頭就顧不了那頭,二幫還是選擇了老婆孩子,雖然是離掉了的,但也畢竟還是自己的小孩媽,總也希望她過的幸福滿滿,自己也才會安心,二幫相信父母會理解自己的難處,也會原諒自己的不孝的,所以公司裡發放的年貨,包括水果牛奶和二十多斤的魚,也全部送到了丈母孃這裡來。
“前幾天回來過一趟,說太忙,沒空回來過年,丟下了兩百塊錢,說讓我和小李彭好好的過個年,她哪裡知道,其實這兩百塊錢還不夠交水電費的呢,真是早知道這樣,何必當初那麼草率的離婚,關鍵是還不知道悔改,以勸她就跟我急,我這麼大年紀了,反正也管不了了,只好隨她去了。”丈母孃顯得很無奈,好像也很是心焦。
“水電費我過去交,年貨反正我也給你們備好,你只要負責帶著小李彭燒燒吃吃就行了。”二幫笑嘻嘻地寬慰著丈母孃的心。
《玉曆寶鈔》上說,其實父母就是每個人的真佛,孝敬父母的功德能敵得過其他功德的數十倍。
為此那《玉曆寶鈔》上還特意引用了幾則小故事而加以去引證和說明,其中一則就是說有個二幫的安徽老鄉,是太和縣人,叫楊蒲,他聽說四川省高僧無際大師的道行很高,就辭別雙親,到四川去訪師求道。
剛到四川省境內,就遇見一位年逾古稀,面貌慈善的老和尚,老和尚問他:“你從哪裡來?到四川來做什麼?”
這個楊浦回答道:“我從安徽省來,想到四川參訪高僧無際大師,修學佛法的大道。“
老和尚說:”你要見無際大師,那還不如見佛。
楊浦問道:“我更想見佛,但不知佛在哪裡,請求老和尚指示我,好嗎?”
老和尚說:“行,那你現在趕快回家去,看到肩上披著大被子,腳上倒穿鞋子,那就是佛了。”
楊浦聽了老和尚的話,深信不疑,立即租船回鄉,在路上又跋涉了一個多月。回家的那天,已是暮色蒼茫的黃昏,他敲著家中的大門,呼喚媽媽來開門,他媽媽聽到寶貝兒子回來了,歡喜的從床上跳起來,來不及穿衣服,只把棉被披在了肩上,忙亂中倒拖了鞋子,匆匆忙忙的出來開門,迎接愛兒。
那楊浦看到披衾倒屐的媽媽,這才頓然覺悟那老和尚所說的父母才是活佛,從此以後,竭力孝順雙親,在物質上面,儘量使父母滿足,在精神方面,儘量引導使父母信佛唸佛吃齋,調養心性。
後來楊浦享八十多歲的高壽,臨終時候,誦讀《金剛經》的四句偈語,安詳而逝。
雖然說自己同彭瑛是離婚了,但是岳母大人總歸還是自己的老人,所以二幫不敢有絲毫的慢待之心,待到一切收拾停當,才到了樓上和李彭一起看電視,也沒有辦法,現在的人兒就是這麼實際,你不去交費,連個電視都看不到,二幫下午才去交了費用,不多大一會,電視裡就能放出幾十套節目了。
“小李,外面已經很晚了,你還是早點回去吧。”大概是看到二幫一愣,那丈母孃又繼續解釋道:“本來我和小李彭也希望你能留在這裡,但是彭瑛現在又不在家,我怕會遭別人說閒話。”
二幫一下會過意來,心裡不由感到好笑,都這麼大年紀了,又是個一心向佛的人,不知道怎麼會想那麼多,但是二幫現在明白了,丈母孃的信佛和自己的信佛那是有著本質的不同的,自己信佛,那是一種禪悟,而丈母孃的信佛只不過是一個鄉下老太婆掙錢餬口的一個手段。
“這是你要的《心經》,不過只有手抄本,你拿回去好好的看看。”丈母孃說話的同時,遞過來一張紙頭。
“好的,我馬上走。”說完,二邦就接過了那張紙頭,當然又交代了幾句李彭要聽好婆的話之類的,就飛快的推出了自己的那輛破腳踏車,告辭出發了。
看著丈母孃,嘭的一聲關好了房門,二幫真想放開喉嚨放聲歌唱,去年是被彭瑛趕出家門,今年是被丈母孃趕出家門,不要忘記了,這棟房子可是我二幫辛辛苦苦掙了錢買的,你們都有什麼資格將我趕出家門。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我才不會害怕,誰不會想有家,可就是有人沒有它,臉上流著淚,只能自己擦,我好羨慕她,受傷後可以回家,而我只能孤單的孤單的尋找自己的家,雖然我已經失去了一個家,但是我相信,只要心中充滿愛,就會被關懷,無法埋怨誰,一切只能靠自己,·········”
二幫根本就不想去擦拭掉自己的眼淚,只是任憑他肆意的流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不錯,經文很短,讀起來也朗朗上口,但是就是不知道這其中說的是什麼意思,如果能夠把它翻譯成白話文就好了,二幫心裡這麼想到。
喜歡關於年的荒唐故事請大家收藏:()關於年的荒唐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