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份檢查終於讀完,但孔老夫子感到自己的心中似乎是千感交集,萬種滋味都有,說不上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反應,兩眼緊盯這行落款,弟子年扣謝口拜口拜,此扣謝而非彼叩謝,叩謝不但是一種感情,還有一種態度,但這一扣,似乎是什麼都沒有了,本是拜拜,現在多加了兩個口子,倒變成了要告別的意思,縱觀全文,似乎這傢伙確實已得我真傳,有點才氣,但上來就氣得我差一點暈倒,結尾又來了個口拜口拜,好象這又不是故意所為,那麼不是故意就是天意,既然天意如此,看來我們師徒之緣份已盡,就只好口拜口拜了。
待年來到之後,那孔老夫子還是很耐心地解說道:“年哪,老師近來心情不好,我已打算在幾千名弟子當中挑選出七十二賢人,帶他們去周遊列國,因此你從哪裡來還是到哪裡去吧。”
看到年滿臉的憂戚和委屈,孔老夫子又覺得於心不忍,又安撫道:“不然的話,我再給你重新引見一位高人,他就是楚國的老子李聃,你改投他的門下,學成之後,你不但能明白很多道理,而且一但得道,就能成仙,還會長生不老。”
不料那年忽然嘿嘿冷笑道;“你不想要我,明說就好了,幹嗎要拐彎抹角多廢唾沫,成仙得道有什麼好,我早知一人,更是了得,只要對著一個“禪”子默默盤腿打坐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夠法力無邊,不要說長生不老,只要一張嘴,就能把太陽和月亮吞下肚去,手掌一翻就能把日月的光輝遮住,用衣袖都能把天地都裝進去,這樣的能人我不去拜,幹嗎要去找什麼老子孫子的。”
見年如此之說,那孔老夫子是真心地難過,不由走上前來,用手輕撫著年的肩榜,解釋道:“老師沒有騙你,雖然老師是一介文人,但也有治國安天下的宏圖報負,可是時運不濟,那魯王剛剛起用了我三個月,見我能力非常,就聽從一些小人的挑撥,罷免了我的職務,使我的理想破滅了,因此,我要去尋得一個明君,將我的才華報負施展出來,造福於天下蒼生,因此,你要理解老師的苦衷,不要顛狂病發作,去瞎想有什麼嘴巴可吞日月,袖裡可裝乾坤的天方夜潭式的人物。”
不料那年冷笑的更歷害了,大聲辯解道:“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當初就不相信我,其實我年什麼時候說過一句假話,此人原來是個王子,為救天下蒼生脫離苦海,王子不做,出家創立了佛教,現在人們都尊稱他是佛祖如來。”
見年說得有板有眼,看錶情也不象是撒謊騙人,那孔老夫子只好傻傻愣愣地站在那裡,嘴裡不由嘀咕道:“難道這天地之間果真有如來佛祖其人嗎?”
“請問這位兄臺,我想向您打聽一個人,不知可否?”
畢竟跟那孔老夫子學了幾年,現在的年說話辦事也有點文文縐縐的斯文相,本來打算去檢視檢視什麼如來佛祖的,聽說路途遙遠,還在什麼伽緬陀羅國,那年想想都感到害怕,所以那年決定這次先來看看孔老夫子所說的老子李聃到底是什麼情況。也就剛進入宋國境內,就見一人看上去有五十多歲,騎在一個大青牛的背上在打盹,看那青牛高大偉岸,好象被餵養的還蠻好,對那路邊的小草也只不過是慢慢騰騰的啃著,有時好像還有點挑肥揀瘦的架勢,。
見那端坐牛背之人好像睡得蠻香很沉,年本不忍心去打攪人家,不過看他長相有點怪異可笑,在他腰間還圍著一條細長的白布條,那年不解是何用意,一是產生了好奇,因此就走了過去彎腰施禮輕聲地問道。
“不知這位兄臺要向我打聽何人?”那人好像還蠻警覺,聽見聲音立馬睜開了眼睛,一邊對年仔細的注視打量,一邊柔聲的詢問道。
“奧,我打聽的這個人名氣蠻大,姓李名耳,字老聃,也有人稱他為老子的,聽說他就是你們宋國人,不知這位兄臺可知他現在住在哪裡,能否指引一二?”既是求人,那年可不敢非禮,只好規規矩矩的的解釋道。
“奧,請問你找他有何事嗎?”那人好像微微一笑,還是不緊不慢的打聽詢問。
“奧,是這麼回事,我聽人說這個老子不但博覽群書博學多才,而且建立了一個什麼道家學派,如果經他指點,一旦得道,就能夠長生不老,修煉成仙,因此我特意過來,準備向他拜師。”
這次那年沒有說什麼假話,聽那孔子一說,有老子這麼一個人,所以年就跑去向那些躲在深山老林修練的能人異士們打聽了一下,他們也說確有此人,並且把那來龍去脈,出生詳情都介紹了個仔細,這才引起了年的興趣,因而才決定過來一探究竟的。
“恐怕這要令你失望嘍。不知你對那老子李聃究竟瞭解了多少,不妨說來聽聽。”
見那牛背之人,好像對那老子之說有點不以為意,年感到心中頗為不快,所以就說道:“好吧,我就來給你說說老子其人。”
公元前577年夏六月,宋國國君共公去世,右師華元執掌國政。以左師魚石為首的桓氏宗族久有謀政之心,無奈共公在位,不得其手。今見共公去世,欲乘機起事。由於謀事不密,走漏風聲,被以華元為首的戴氏宗族逐出宋國。此後,即任向戎為左師、老佐為司馬、樂裔為司寇;立新君,這就是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魚石率桓氏宗族一行二百餘人逃往楚國,客居楚國三年。公元前573年夏六月,楚國起兵伐宋,攻克宋國的彭城,封魚石、魚府守城,並留下三百乘戰車協助鎮守。
宋平王為此召朝臣議事,問道:“敵強我弱,楚兵侵佔彭城,是我心腹!如坐視不理,後患無窮!誰願為我拔此要塞?”
話音剛落,班中走出一人道:“愚臣願往!”平王一看,只見此人身高丈二,濃眉大眼,闊腮寬肩,威武雄健,原來是司馬老佐。華元表示憂慮,對平王說:“魚石狡詐,魚府兇殘,彭城盤踞著楚國戰車三百、守卒三千,力量很強。司馬雖藝高膽大、剛健勇猛,恐難必勝。”
老佐據理說道:“魚石,蛀書之蟲也;魚府,縛雞之犬也。有何懼哉!老佐願攜家小以圍彭城,城不克臣不歸!”平王允諾。遣老佐為上將軍,率二萬人馬去收復彭城。
話說宋國圍住彭城,日夜攻打。老佐英勇威武,身先士卒,使得宋軍士氣大振,不到半月,彭城守軍便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