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大型車企,看某一款暢銷車的設計手冊,可能分成好多本,每一本都幾百上千頁!
他們弄出來的這簡陋無比的700頁問題歸納,雖然只相當於人家幾十甚至上百年前做的東西,但這其實正是學習的本來模型啊!
只不過是從頭走了一遍,有點類似於訓練海軍,即便已經有了現代化戰艦,卻還要有風帆訓練艦一樣,看似對導彈、電子對抗等現代體系化海戰沒有意義,其實不然……
當這些學生們進入了學習的本來模型後,他們突然發現自己不是不喜歡學習,只是不喜歡過度應試,對應試有了陰影而已……
誠然,學習中有應試的部分,應試中也有學習的元素,但還得看比例。
齋小果他們出去遊學那次,也去過一些國際小學和中學,他發現,像錢一一那樣的孩子,不到10歲就能用英文進行辯論甚至寫論文,而很多普通學校的學生可能學了十幾年英語,本科、研究生都畢業了還都做不到,
是這些孩子不努力嗎?
那人家挑燈夜戰十幾年,是在玩嗎?
當然不是!
也不是他們不聰明、不努力,否則怎麼母語能學會,可以張嘴就來呢?
原石只不過是那些國際學校的孩子們學英語跟學漢語一樣,走了相同的過程,家庭和學校教育給他們建立了一套與學習母語相同的輸入輸出模型!
而普通學校的應試過程給學生們每天輸入、輸出建立的應試模型與學習的本質模型總體上完全不同,所以才挑燈夜戰了十幾年,結果遇到外國人說不明白也聽不懂,跟沒學一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的學習模型,跑上幾年就夠了,而普通學生的應試模型,跑了十幾年,最後真到了用的時候,全是bug,卡住執行不下去……
當然,他們也沒光看英語,畢竟齋小果對這東西不感冒,而是也看了數理化這些自家的“強項”……
其實結果也類似,如果跟國外算賬都不行的普通人比,大夏國的數理化的確厲害,起碼不會反智,
相當於外國100個人,90個都是2、30分的學渣,10個99分、100分的精英牛人,
大夏是100個人中,90個人都能達到60分幾個的水平,但頭部的10個彷彿也被平均下去了,達不到99分、100分的水平,所以少了很多頂尖科學家……
這裡面變數、因素有很多,但不妨礙聯大給自家學生建立正常的學習模型,
然而,這卻也有了些許弊端,那就是不少習慣了真學習模型,發現自己其實並不討厭學習的學生,反而不再願意去應試刷題,
相當於頂級大學的學霸或者正在用科學方法論研究問題的科學家,本來在研究、從事自己喜歡的問題,突然讓他去刷看不見盡頭的試卷他不願意一樣,最後還硬是被重新拉入高考考場,憑藉毫無應試技巧的本能考了一回高考……
就這,聯大高考榜單最後一名,薛浩晨,竟然還考了624分?!
未完待續……
喜歡成功果實摘取系統請大家收藏:()成功果實摘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