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臺上另一位,一身傳統戲曲裝扮的女性,
她是來自大夏戲曲學院的一位旦角,專攻花旦的大三女生。
既然是《琵琶行》,配樂方面,演奏琵琶的餘怡薔老師為主要演奏者,但音樂開始依然是古琴和二胡,
其實《琵琶行》的編曲版本有很多,比如有古箏開始啟奏的,有古琴、二胡啟奏的,還有就是琵琶獨奏伴奏的……
齋小果很忙,沒管編曲的事,所以這個節目的音樂編曲部分是幾位老師自己在一起策劃編曲的,成為了以琵琶為主,古琴二胡等為輔的演奏方式。
舞臺上,燈光變換間,音樂起,
男聲扶著話筒,用充滿磁性的嗓音唱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
……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
有網友表示:
“咦?這片文言文,背誦的時候很痛苦,沒想到唱出來竟然有點好聽呢!”
隨著“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餘怡薔老師的琵琶聲逐漸融入其中,並開始成為樂曲中的主角。
而臺上,人們也發現為何從一開始,演唱的男生就沒有站在正中央,而是略微偏左,
原來,並不是演唱的男聲一人是主角嗎?
舞臺中央略偏右,身穿花衣的花旦角色,神態、身姿、舉止、手勢,包括眼神,一舉一動、眼波流轉間都給人以美的享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很多網友表示:戲曲元素,花旦妹子,媽媽我戀愛了……
然而,觀眾們沒想到的是,人家花旦不單單是個功底極深的伴舞!人家主攻的可是戲腔演唱啊!
直到男聲部分唱完“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花旦以一個側身的姿勢換成正身面對前方,身前的戲曲手勢從“自指”變換成“雙指”,而後開嗓道: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落玉盤————!”
……
“臥槽,戲腔?這段也太驚豔了吧?”
“這眼神,這手勢,這嗓音,太美了!”
“這是國家隊選手上場了啊!”
……
不過給網友們發彈幕留言的時間並不多,很快,歌曲又進入下一唱段。
當顧盼生姿的花旦用戲腔唱完一段“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線一聲如裂帛——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秋月白————!”時,一位十多歲的少年走上舞臺,穿著立領制服,雙目放光,神采奕奕地開始了一段介於讀與唱之間的戲腔唸白,說出了琵琶女的身世: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這段唸白既增加了表演形式,豐富了內容,也成了這個節目的另一處點睛之筆,引起了現場一陣喝彩!
未完待續……
喜歡成功果實摘取系統請大家收藏:()成功果實摘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