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邊的寶船,和右側懸在空中的鯨魚骨架之間,是一個木質方箱結構,嵌在整面多層次幾何鏤空設計的巨牆上。
透過這道鏤空巨牆,人們隱約可以看到牆的另一邊就是圖書館內部了,還有人來回走動。
所以這面幾何鏤空巨牆,應該是相當於隔斷、影壁,或者說屏風一類的存在,將一樓大廳與如書館內部分隔開。
可這也太大、太震撼、太抽象、太有藝術感了吧?!!
嵌在這道鏤空巨牆上的方箱結構約有兩層樓高,中間有一處沒有門的正方形開口,離遠看,像是能查進一個魔方似的。
開口內部是一條走廊,通往圖書館內部。
耿恆波說,這條走廊有控制人流的作用,人多的時候,可以讓進入圖書館的人們自覺排成幾隊往裡走。
齋小果他們有的刷手機,有的刷學生證、工作證,一起透過了這條通道。
跟著鏡頭一起進入方箱結構的網友們發現,方箱內部其實是一個個書架構成的,只不過最外面才去全包設計,所以看上去像個木質方箱……
這裡還沒進入圖書館核心區域,所以擺放的都是一些供人們在大廳休憩時也可以隨手翻閱的報紙和雜誌。
而進入圖書館核心區域齋小果他們這些人,已經繼續來到了一樓借還書的前臺處。
就見面前豎立著一座跟身後方的箱結構空間對稱的二層樓高建築,完全是由鏤空的銅藝框架結構建成,像蜂巢一般,內外通透,卻又隔離出一個半獨立空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借還書,以及還回來暫時還沒被上架的圖書,會被放在這個銅藝空間中。
看到這兒,網友們繼續感慨道:
“好吧,外面的巨型大廳看著像博物館,進到內部又變得像是藝術館……”
“對不起,我要收回剛才說四食堂像藝術館的話!跟這裡比,四食堂就像個弟弟……”
……
等齋小果他們走進圖書區,這才終於有了之前見過的水族館之感。
考慮到圖書館主要還是承裝圖書和讀書者的功能性空間,所以齋小果和建築系的老師,以及數十個共同參與設計的建築工作室們,最終捨棄了那個最浮誇的方案,
也就是一排書架,一排透明水缸的設計。
不過齋小果表示,那個設計也真的好看,有的是水草缸,有的是魚缸、水母缸,非常誇張!
而現在的設計更為低調內斂,書架區還是安置著一個挨著一個的一排排書架,只是在不同的書籍分類區域,才用水草缸或魚缸分隔開。
齋小果他們繞過一個轉角區域,這裡安置了一處水柱形展示缸,從地上一直通到上方棚頂內部,像個水晶柱子,裡面正有一群金紅色熱帶魚群繞著中心旋轉,美輪美奐……
一旁的葉副校長指著一個書架介紹道:
“書架也跟水缸一樣,從地上一直連到頂棚內部,足有12層放書的格子。”
“這麼高,上面的書好拿嗎?”齋小果問道,
葉副校長拉過書架一頭帶滑軌的梯子說:
“有梯子,即便是最上面一層的書,爬兩級階梯就能夠到,
聽耿老師說,這麼設計一是為了能多容納圖書,二是隻有足夠高,才能把書架上下兩端牢牢潛入地面和上方用來固定暑假的結構中,
這樣就可以防止有人不小心碰倒書架,然後一個壓到一排,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
齋小果點點頭,接著,他們又來到讀書上自習的區域。
未完待續……
喜歡成功果實摘取系統請大家收藏:()成功果實摘取系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