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小果沒要咖啡,而是要了一杯熱奶坐下,摸了摸正歪著頭,用一側牙齒努力啃咬小魚乾的狸花貓。
這還未成年的小貓竟然還護食,發出嗚嗚的低鳴,
齋小果說:“是新來的嗎?還有點瘦啊,過段時間就好了。”
顧文月道:
“你們這兒的貓咖竟然都是小野貓,我原來見過的貓咖都是專門養的貓呢。”
“對,各有利弊吧……”齋小果說道,“那種貓咖專門養的貓不會挨餓受凍,但大部分都是精心篩選出來的優勝者,品相不會差,
不過那些貓咪很多都沒機會走出貓咖那個小屋子去到外面,
而且等老了,沒辦法再滿足顧客的需求時就會被換掉……
我還聽說過個別貓咖,為了讓自家的貓咪更溫和,可以讓顧客隨便抱、隨便擼,不會反抗傷到顧客,還會給貓咪喂藥,
效果有點像精神病院給患者吃鎮靜藥……”
“誒?還有這種操作?”顧姐旁邊的小姑娘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操作。
齋小果卻說:
“其實,換個角度看的話,也不難理解……
站在店家這邊考慮,顧客真出了問題,比如小孩子被撓了,店家不得賠償?
需求方面,現在人們都越來越忙,顧客花錢來貓咖就是想要消費一下自己理想中貓咖的氛圍,在溫暖的咖啡館裡點上一杯咖啡,一邊享受這份悠閒,一邊摸一摸漂亮、溫順,最好略微胖一些顯得很萌的可愛貓咪,
而且大家也沒那麼多時間跟陌生貓咪一點點建立新任,然後變得親近,最好直接就能摸……
也不光貓咖了,其他行業也很普遍,最明顯的就是影片越來越短,拍的人很難投入那麼多去拍長影片,看的人也很難投入那麼多時間精力看長影片,
最終一拍即合,就幾秒鐘,看最高潮那一小段就完了。
所以全算到需求一方也不公平,因為大家的需求本身就是物質環境催生出來的,本質是個整體大迴圈……”
顧姐點點頭,從齋小果的話中能聽出,這個人並不是只看現象的人,而是由自己的思考。
她問齋小果:
“所以你們的肉墊屋就沒有去買品相合格的貓咪,而是找了群無主的流浪貓嗎?”
“也不是故意的……”齋小果答道,“起初是學生們,還有食堂那些師傅和小哥,
他們吃完飯,發現食堂門口有流浪貓,就把剩下的一些殘羹剩飯餵給它們,
結果這些喵星人嚐到甜頭後就不肯離開……
慢慢地,學校周圍其他貓咪也發覺自己在這裡不用擔心會受到傷害,遇到的人都很善良,吃的還好,
於是校園裡的貓就越聚越多……
有學生粗略統計過,說我們聯大校園裡現在起碼有200多隻貓,儼然要成為喵星人的天堂……”
顧姐身邊的年輕姑娘說:
“怪不得一路走來,總能看到貓咪爬在各種地方曬太陽呢,我們還拍了好多。
感覺能有貓咪在校園裡優哉遊哉的生活好溫馨啊!”
“是,看到它們心情都會變好,”齋小果笑著說,“不過現在也遇到了問題,就是這些喵星人的數量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