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師和樂隊後方的第二層次舞臺上,再次出現了和聲伴唱,
不過這次的人數遠沒有之前鄭國強唱《萬里長城永不倒》時那麼多,畢竟那個節目的伴唱很有黃河大合唱的陣勢,與這首抒情搖滾不同……
此時第二層次的舞臺上只有三男三女和6個話筒,他們手中還都拿著沙錘等伴奏樂器。
而且,這次的和聲伴唱者們都很年輕,穿的也不是禮服,而是變成了聯大休閒裝的工裝休閒褲和t恤衫,頭頂配著鴨舌帽。
僅從和聲者的狀態就能看出,聯大這次晚會不僅歌手自己是現場真唱,就連交響樂團的配樂及和聲伴奏等諸多細節也都是現場的真實操作,
要想不出意外,組織度要求非常高!
當然,成本也高……
前方,梁老師面對發光頭飾和熒光棒的海洋,淡定地道:
“《平凡之路》,謝謝!”
“嗷嗚——————!”現場觀眾席上的一陣歡呼是少不了的。
隨著後方鍵盤手彈奏的電子音響起,梁振老師又湊近話筒說了一句:
“後面大螢幕上有歌詞,會唱的大家一起唱!”
現場一陣應和,而後梁振老師起頭,唱出那句已經被許許多多人所熟知的開頭:
“徘徊著的,在路上的……”
從第二局開始,就逐漸演變成了全場近4萬人的大合唱,場面極其壯觀、震撼!
之前說過,齋小果最初拿出這首歌的時候,就考慮過這首歌既要適合獨唱,又要適合大家一起合唱這個因素。
被現場的萬人大合唱所感染,就連並不身處現場的直播觀眾們也都跟著唱了起來:
“易碎的,驕傲著,
那也曾是我的模樣……”
這一晚,邊河市工人文化體育場周圍數百米範圍內的人們,都聽到體育場上空響徹的萬人大合唱,
還有黃藝丹和張端端他們這些看直播的觀眾們,在遙遠的地方共同為合唱助力!
他們有的是在自家小區裡,也有在學校寢室、在酒吧、在工廠宿舍等等好多地方……
人們都知道聯大出品的音樂好聽、經典,但其實跳出每個人自己的圈子再一觀察,就會發現其實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相容性高……
這主要是因為這些作品與任何一個主流文化圈或者各種亞文化圈都不矛盾,也沒有飯圈化。
比如,無論是不是飯圈的人,無論是哪個飯圈的人、粉的又是誰,都可以毫無障礙的在這裡欣賞作品本身!
這裡雖然沒有靠流量或顏值而生的偶像哥哥和姐姐,但同樣沒有拉踩和互撕,更沒有偶像背後的勢力為了流量故意搞出各種引戰,挺哥哥、踩姐姐、圍魏救趙,先自黑再反洗玩大轉折,透過一落一漲讓粉絲們從此死心塌地再也不懷疑自己偶像的人設等pua騷操作……
在這裡,只有喜歡唱的人唱,喜歡聽的人聽,
所以,無論是誰,哪個文化圈,飯不飯、飯的是誰,大家都能很純粹地一起享受音樂。
這種超強的相容性,說肉麻一點,有點像一個溫暖的懷抱,讓螢幕前的人們不分圈子、部分年齡、性別、不分高低貴賤,都能得到感染,不會有人去刻意對比一下這首歌跟原唱相比如何,跟自己所喜愛的某位哥哥、姐姐比唱的又如何,
大家真真的迴歸了本質,就是在聽歌而已……
於是乎,雖然很多看直播的觀眾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叫梁振的老師,但這並不影響天南地北的人們一起跟著唱起來: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問遍整個世界,從來沒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