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返回艙的推進發動機被啟動,彭鶴他們所在的剩餘部分艙室與之分離,並被推向更為遠離太陽系的宇宙深空,
返回艙這邊則開始反向運動,駛回遠處那個看上去已經十分渺小的太陽……
之前,何思燕母親的實驗飛船墜向太陽時,那個顯得如此巨大、熾熱,讓人類感到無比渺小、無力的狂暴恆星,
此時,在太陽系邊緣看去,卻只像個小小的暗色小球……
如果說之前的太陽代表了死亡,那麼在如此遙遠的深空中,它卻反而成為了生命的希望……
然而,三人卻選擇遠離這生的希望,把未來留給家鄉的人們……
何思燕母親的犧牲,讓後人不至於像他們一樣隕落窒息於太陽的懷抱中;
而彭鶴他們三人此時的選擇,是為了後來人再次走出地球搖籃並脫離太陽的懷抱後,不至於向他們一樣只能慢慢等待生命消逝,而是可以更加勇敢、從容的探索宇宙,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
當劇情推進到彭鶴三人選擇犧牲自己,成全人們的未來時,影院中的觀眾們,眼中已經滿含淚水……
最終致使人們眼中熱淚再也控制不住、奪眶而出的,是那條足足傳遞了兩個月後才收到的資訊……
不過,資訊的呈現方式並不是電磁波傳遞兩個月後,女主這邊收到資訊的一幕,而是足足又過了18年,返回艙成功落地時,已經60歲的思燕同學,遠遠看著38年前自己親自參與設計的歸燕號返回艙,眼含淚水……
已經是一位老奶奶、身形略帶佝僂的思燕同學,低下眼眸,看向手中那個儲存得很好,但已經更換過幾次電池的老式手機……
螢幕被點亮,
因為老化問題,已經明顯暗淡的螢幕上,是歸燕號陷入沉寂前,彭鶴同學發給她的最後一條資訊:
“思燕同學,42歲的我,在六分之一光年之外,依然深愛著你……”
事後,有粉絲特意給這部經典做過時間軸:
彭鶴22歲登上歸燕號遠航飛船,19年後,於冥王星軌道之外捕捉到殘骸碎片。
之後,幾乎全部燃料都在自動返回艙中,而剩餘加速遠離太陽系的部分,靠著有衰竭週期的太陽能電池板和因為距離遙遠而越發暗淡的太陽光,又堅持了幾個月時間……
所以彭鶴髮出最後一條個人通訊時,的確不是41歲,而是已經42歲……
當然還有六分之一光年外這句表達,更是超越了《星之聲》結局時的那條訊息。
這最後結局的高潮部分,齋小果給出的配樂,放在上一世也是一首有年頭的老歌,叫《我們的紀念》。
齋小果並沒有看過電視劇《放羊的星星》,之所以記得這首歌,還知道出處,是因為有愛好者將一些相愛之人卻不能在一起,只能兩世永隔的一些影視作品剪輯在一起,
當時用的就是這首歌,效果非常好!
齋小果覺得,無論是背景、要烘托的氛圍還是歌詞,用在這兒都十分契合,
尤其是歌曲的名字,《我們的紀念》,以及歌曲唱到“我們的紀念”這一句時,鏡頭剛好給到何思燕手中留作紀念的老舊手機和那最後一條資訊,
堪稱完美!!
影院中,效果也的確達到了他的預期。
當高潮部分
“就讓我留在輪迴的邊緣,等一道光線,
看見某年某月,我們之間曾經說過的預言。
就讓它帶走你的那瞬間,成為我們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