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燕》這部動畫電影,沒有采用《星之聲》中那些空間跳躍、與外星人進行星際戰爭之類過於超現實的科幻背景設定,
也沒有女主15歲,中學還沒畢業就要駕駛高達式的機甲去宇宙中戰鬥,而男人在地球上玩感傷這種較為中二的設定,
只是在畫面上,以及前半部分和結尾最後一條資訊這些用來表達男女主二人細膩感情發展的地方,使用了新海誠式的表現手法。
也就是表現手法這種“術”上,用了人家優秀的部分,而整體設定上的“道”,還是更加偏向於《中國太陽》。
比如平凡人物的命運與整個國家的現代化歷史程序相結合,男女主從小到大,從鄉鎮到大都市,再到最後走出地球……
而其中科幻元素的水平只是略微超過現實,比如飛船依然是大推力火箭發射,並沒有過於天馬行空的搞出類似《星球大戰》、《星際迷航》裡那種滿宇宙隨便到處飛的設定。
影片中,發射歸燕宇宙飛船的那個起飛重量超過萬噸的超巨型火箭,齋小果用的設定來自上一世看過的一部反應美蘇太空競賽的美劇,名字叫《fora》,
火箭叫海龍號,在海面下發射,多級火箭層層躍出水面的場面極其震撼!
就連製作組那邊都再次佩服起齋小果的想象力……
這樣更為貼近現實的設定,目的當然是為了能夠引起現實中觀眾們的共鳴。
而讓觀眾們感動的還不止於此,還有對於齋小果來說最容易拿得出手的配樂!
在劇情上,齋小果選擇摘取優秀的元素用到自己的片子裡,
但到了音樂部分,那可就直接搬過來用了……
《歸燕》的配樂包括《高達》系列中出現過的經典音樂《時之沙》、《曉之車》,
以及催淚三部曲《air》中的《鳥之詩》……
選這幾首音樂,是因為它們細膩、悠遠、空靈、略帶憂傷,很符合片子的氣質。
有了音樂後,歌詞是音樂學院一位老師給填的,與“分別”、“思念”和“歸燕”有關,
不過這位老師填完詞後,覺得自己填的詞不夠唯美,就全部推翻,跑去古詩詞中翻找起詩歌與賜福,
尤其是詞,有一些在古代時本就是用來傳唱的,填進曲子後立刻高大上了起來!
那幾個鞋類設計與工藝專業的女生在製作中心看完結局後,對其中音樂的評價是:
“好聽的要死,但也讓人悲傷的要死、淚腺抽搐得要死……”
如之前齋小果所說,三天之後,結區域性分最後的一些特效和配音、剪輯等,全部製作完成。
送審之後,明明是科幻中略帶青春、愛情元素的3d動畫電影,卻被上頭定義為“擁有革命英雄主義元素的主旋律影片”,
搞得齋小果他們竟一時沒反應過來……
本來,網路上的片子跟進影院上映的片子不同,只要過審,加上備案號就能放出,
而進電影院的要求則更為嚴格,在大夏需要有“龍標”認證才行,
有點像網上發書和線下出版書的批號難度不同一樣。
結果沒想到齋小果策劃的一部3d動畫電影,竟然被上頭看出“反映了本土文化”以及“航天人自我犧牲精神”等主旋律元素,
還說老少皆宜,根本不存在分不分級、孩子能不能看的情況。
比如男女主細膩的感情戲充滿了東方含蓄,沒有為了收視率非要來點壁咚、強吻、滾床單什麼的……
當然了,不是說不能滾,主要是很多時候那些影視劇中是為了滾而滾,不僅不好看,且對於推進劇情進展毫無幫助,還十分尷尬……
《歸燕》另外一個被上頭看重的地方時是它動畫電影的定位!
雖然效果好的跟真人版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