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要保持自身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很多時候就必須要讓產業叢集儘量集中,而不是在廣袤的國土上大家雨露均霑,這就在本就會自然生成的馬太效應上又添了一把助力……
然後就變成了,想要造出一種產品,要麼它的所有零部件都能在同一個城市的工業區,幾公里範圍內,找到所有生產商,是得成本極低,極有競爭力,
要麼就是反向極端,連一個零部件都造不出來,能造出來一個零件也沒有競爭力,最後倒閉死掉……
聯大的洞洞鞋專案,就是去南五郡分別找的兩家大型代工廠,因為邊河市根本沒有這方面的廠家。
能造鞋盒和包裝袋的廠商倒是有,就像給本地酒廠生產包裝盒的能力哪裡都有一樣,所以造鞋盒也不是問題,
但總不能不同部件來回運輸,讓鞋子和鞋盒團聚了之後再全國分銷吧?
那樣的話還想賣99元一雙?
光運費起碼就得再加20!
可運輸的情況也不是沒有,但要求附加值很高才行,比如晶片,
計算一下就知道,即便用火箭,把20噸的高階通用型晶片送到外太空,然後再落回來,
運輸成本最大不會超過5億綠紙,便宜的話,可能1億運輸費就夠了,
但20噸的晶片卻能賣數百億甚至上千億,所以它還是賺的,而且很賺,
所以晶片、大飛機等產業才可以全球佈局,來回運輸不同階段性的產品組裝起來,將盟國綁在一個利益鏈條上……
利潤不夠的話他做不到啊!
所以也可以說,正是大夏對晶片、大飛機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才把漂亮國和各個盟友堅定地綁在了一起,
大夏國才是漂亮國構建起的躺爽體系的重要根基!
反過來說,大夏要是能自我滿足這部分高附加值產品的需求,那漂亮國建立起來的世界體系也就崩了,
因為低附加值產品無法支撐全球產業鏈佈局,只能像鞋子一樣,放在某個國家生產……
很不幸,邊河市的北岸高新技術產業園,屬於造鞋那樣的前者,而不是晶片那樣的後者。
在種情況下,這個產業園在中低端產品上,競爭不過沿海產業叢集,
在能全球佈局的高階產品上,壓根就沒有,
所以建從建成那天起,就基本處於了名存實亡的狀態……
不過,上次消防安全彙報演習的時候,齋小果和市裡面的頭部大員混上臉熟,大家在食堂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就提起要入駐北岸產業園的事。
市裡面有人把他當成了冤大頭,也有人把這當成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但甭管什麼態度,反正只要有人要接盤,對於市裡的財政都是件大大的好事!
所以後續兩邊又談了兩次,齋小果就用5個億的價格,租下了整個產業園區未來的10年的使用權,
沒錯,是整個產業園!
當然,還要強調一下的是,租下並不是直接買下花了35億才蓋起來的產業園。
這跟那些拿著國家或者說全體民眾的錢一通猛砸,蓋樓,中間的工程都包給關係戶,這波錢都賺走後,蓋起來的東西能不能賺錢根本不管,等最後專案不行了就爛掉,也有能用便宜價格找人接盤的,但很可能還是那些來找便宜的關係戶,算是底價抄底接盤的一條龍騷操作完全不同……
首先,這是正常的租賃,是入駐,不是賣出,只不過整體租給了聯大的校企而已。
其次,這個租金其實給的已經很良心了……
很多這種沒人入駐的空置園區,同樣規模下,哪怕是大夏經濟最好的南五郡,都有幾個億求人接盤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