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論文庫中的論文也不全是距離人們很遙遠的東西,
齋小果就因為好奇,搜尋過買西瓜時拍兩下聽聲音,到底能不能判斷西瓜好壞的論文……
然後他發現,盡然真的有科學家用科學的方法論研究了這個問題啊!
而且還不止他們大夏的科學家因為自家人吃了世界上90以上的西瓜而研究了這個問題,別國的科學家也幹過這種事……
就比如齋小果下載的一篇論文:
《用聲波法鑑別西瓜內部空隙、含水量、糖分等資料》
其中除了作者自己的研究以外,還跟外國科學家曾經的一些研究結果做了對比。
還有各種有趣的論文,諸如:
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貧困的男性,更容易被罩杯大的女性所吸引……
用狗屎等原材料製作石墨烯……
還有人去研究了摺紙藝術,透過演算法,竟然可以用一張紙折出任意一個簡化成3d模型的物體……
比如一隻小狗,透過掃描或建模,先簡化成若干平面構成的3d模型,然後透過演算法就能直接將其展開到一張紙上,成為一張圖紙,
而後,只需要按照紙上的折線和標註的順序,就能折成那隻3d小狗!
所以很多手工方面的東西,只要有了科學的方法論加上算力和生產力,坐起來根本不是問題,只不過在一些特定領域,花費大代價造出個機器與其爭奪市場不划算而已,
那麼在這些特殊領域,手工業者可以透過自身努力和鑽研,又或者是創意,也可能是體驗感,做到超越量產貨,從而建立起比較優勢,這才有了生存空間……
所以並不是手工做出來的東西就一定比機械化量產貨要好,手工產品就理所應當賣得貴……
就這樣,不知不覺間,齋小果已經在知學網上花了一千多塊,而他自己還沒意識到已經花了這麼多錢,也沒意識到知學網有什麼問題……
直到他不止一次在聯大app上看到有師生抱怨,說知學網太坑!
因為大家看論文花錢,可寫論文卻收不到錢,反而還要交錢!
齋小果沒上過大學也沒寫過論文,所以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情況……
他一調查才知道,師生們寫論文,發表在期刊上,不僅收不到稿費,還要倒貼錢?!
業內似乎叫什麼版面費的東西?!
那些期刊不僅讓論文作者們發表論文時要交錢,還讓過來閱讀論文的讀者們也要交錢!
就是作者、讀者兩頭收費!
這還沒完,它們還繼續把版權賣給知學網這樣的論文檢索庫,然後再收一遍版權費!!
因為那些苦逼的論文作者們發表論文時,就自動簽署了版權轉讓協議!
而知學網這樣的論文庫從期刊那兒拿到版權後,就繼續向讀者們收錢……
反正就是收錢!收錢!收錢!!
而且,那些論文無論被引用多少次,收的錢都跟論文作者沒有半毛錢關係!!!
全特麼是知學網這些論文庫的!!!!
齋小果又一調查,發現無論國內還是國外,
無論是知學網,還是那些所謂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