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包袱裡拿出幾個大白麵饅頭,給了老婆婆,照著她指的方向走去。
“白麵饃啊?這是好東西。比帶糕點來的那些偽君子強。”
老婆婆眯眼看了半天霍長安的背影,又咂咂沒牙的嘴,說了一句:“長的真俊,正派,正派。”
這輩子頭一回見到這麼俊的小夥子,真不容易。
不走了!
一會兒他回來再跟他聊聊話。
老婆婆一屁股坐到了大樹底下。
……
霍長安進了那個兩間茅屋的籬笆院兒。
宋兆倫和寡母相依為命。
宋母不到五十,頭發花白,此刻,她彎著腰,正在院兒裡修補雞欄。
茅屋門口,坐著一個二十多的青年,長相周正,頭發梳的整潔,穿的雖然破卻也幹淨,要是不看渾濁的眼神,根本看不出他是個傻子。
小院不大,收拾的很整潔,可見宋母是個勤快的人。
霍長安的到來,讓宋母很驚訝。
實在是他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就算兒子還做官時,也沒交過這麼體面的朋友。
“你是?”
“嬸子,我是霍將軍身邊的。”
“嗯,有什麼事嗎?”宋母淡然問。
“沒什麼,聽聞宋兆倫做過縣丞,很受百姓愛戴,將軍讓我過來看看。”霍長安說話間,一直看著宋兆倫的眼睛。
宋兆倫雙眼無神,就是看某樣東西時,也沒什麼焦距,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和很多傻子沒什麼兩樣。
“沒什麼可看的,多謝你家將軍,我兒子已經如此了,什麼都做不了,還請不要再來打擾。”
宋母不卑不亢,淡淡拒絕,她臉上布滿風霜,眼神卻堅毅的很,沒有什麼悲苦和怨天尤人。
怪不得能教養出一個優秀的兒子。
是因為母親就不簡單。
“我們將軍說,可尋找最好的大夫為宋兆倫醫治,嬸子放心,並不要求你們做什麼,當是表彰他五年前為百姓做的那些事。”
宋母愣了愣,眼睛盯著霍長安看了一會兒。
才又說道:“不用了,他也沒做什麼,都是為官者應該的,實在不值一提。
多謝你家將軍。
我要做飯了,沒有時間招待貴人,請回吧。”
她再次下逐客令。
這時,宋兆倫含糊的說了一聲:“雞蛋。”
宋母慈愛的看著兒子,“好,今天給你煮一個雞蛋。”
說著她便往茅屋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