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聞言輕輕答應了一聲,給晉陽公主和趙亮道句告辭,略有些不情不願的離開了房間。等到小公主出了房門,趙琦這才說道:“平原君趙勝、大司馬馮驥、國尉趙川、宦者令繆成、中尉蔡江和典軍都尉田玉岑等,凡是朝中涉及國政、軍政的大佬們,差不多悉數出席。”
“看起來,朝中君臣對趙晶發明的那件神奇兵器,都非常重視啊。”趙亮冷哼道。
趙琦點點頭:“大爭之世,任何一次變法或革新,都有可能給各國力量的平衡帶來顛覆性改變,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兵器和戰法上的進步。就拿我們大趙來說,先君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只短短數年時間,便打造出一支傲睨天下的飛騎鐵軍,西鎮秦魏、東壓燕齊,大幅提升了趙國在諸侯群雄中的地位。也正因為我們嘗過這方面的甜頭,所以當然會格外重視趙晶在兵器戰法上的革新。不過……”
趙亮早已讀出對方的心思,可還是問道:“不過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趙琦秀眉輕蹙,道:“雖然我也很認可新兵器在戰場上的巨大價值,不過,我還是認為,戰爭勝負的關鍵,並不在於武器裝備的優劣,而是在於人。趙括趙晶固然有很多不錯的想法點子,甚至還製造出了頗具威力的武器,但是他們根本沒有資格統帥數十萬大軍,去與秦國打這場國運之戰。”
趙亮問道:“你是在擔心,趙王會因為新兵器的事情,堅定換將的想法?”
趙琦無奈的點了點頭:“是的。之前趙晶在趙括的全力支援下,把第一代大炮樣品展示給王兄的時候,大王便已經讚不絕口,認為這將會成為長平大戰勝利的關鍵法寶,並逐漸產生出由這兩個毛頭小子替換廉頗的念想。如今,我聽說趙晶對大炮加以進一步的改善,其威力更勝之前。這樣一來,想必王兄也將更加篤信他們的能力,做出不智的選擇。”
趙亮知道晉陽公主對趙括掌兵之事耿耿於懷,忍不住道:“不是還有平原君這些老臣在嗎?他們應該不會任由大王一時衝動、隨意胡來吧。”
“我正想跟你說此事呢。”趙琦苦惱道:“今天我去見王叔平原君,沒想到他對換將之議,居然也有些動搖了。”
“哦?這是為什麼?”趙亮不禁有些好奇。
趙琦解釋道:“前幾天,我把你的建議告訴了平原君,請他給身處前線的廉頗老將軍去信,希望老將軍能採取更為主動的策略,把握形勢,向秦軍發功反擊。平原君很贊同這個想法,認為這是打消大王臨陣換將的最好辦法,於是當即寫下書信,並利用國府飛騎將信函送往長平。”
趙亮早就猜到平原君會如此,頷首道:“這不是挺好嘛,說明他也支援廉頗啊。”
趙琦苦笑了一下,道:“話是這麼說,可是誰能料到,今早前線送來的回信,徹底改變了局面。在信中,廉老將軍直接拒絕了平原君的建議,堅稱只有採取固守拖延的戰法,才是戰勝秦軍的唯一途徑。並且,他懇請平原君和其他朝臣,以後不要再對前方戰事指手畫腳,免得亂了軍心。我那位王叔向來心高氣傲,眼見廉頗絲毫不買他的賬,又怎麼可能咽得下這口氣呢?”
“這麼說,平原君生廉頗的氣了?”趙亮問道:“難道他會因為此事而改變主意,不再支援廉頗?”
“也不完全是因為這封信。”趙琦搖搖頭:“眼下藺相如久臥病榻,沒法處理政務,趙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壓在了平原君的肩上。調動四十萬大軍集結長平,既要保障前線部隊浩若煙海的物資補給,又要穩定國內各項民生正常運轉,王叔心裡的壓力也非常巨大。換句話說,他也盼望著能早點打退秦國人,徹底解除目前的危局。而廉老將軍選擇的策略,等於是在無形中不斷加劇平原君的壓力,以至於他也開始產生懷疑,廉頗究竟是不是指揮大戰的最佳人選。”
趙亮表示理解的點點頭:“唉,說到底,這打仗打的終究還是國力啊。趙國雖然擁有數量龐大、戰力強悍的軍隊,但是國不富民不強,在七國當中屬於底子薄弱的諸侯。遇到小規模、低烈度的戰爭,倒還能支撐的起,可一旦面對像現在這樣的舉國大戰,無論財力物力還是民生積累,就逐漸暴露出極大的缺陷。正因如此,所以趙王也好、平原君也罷,都希望能儘早結束戰事,避免出現整個國家都被拖垮的結局。”
趙琦對此感受最深,聞言輕嘆一聲:“你說的沒錯。王兄曾多次在朝堂上對群臣抱怨,說國庫都快要被廉頗那四十幾萬大軍給掏空了,現在不僅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反而還被秦軍打的節節敗退,實在令人心寒。相反,趙括他們那種積極進攻的主張,就非常符合王兄的心思,故而也更容易得到讚賞。時至今日,連平原君也產生動搖,開始評估換將所帶來的益處與風險,究竟哪個更大。”
趙亮心道:這種情況再正常不過了。莫說歷史本來的原貌就是如此,就算退一萬步看,即便它從來沒有發生過,在國力緊張和渴望勝利的背景下,積極進取的趙括也總會比選擇固守的廉頗更受歡迎。
喜歡反穿越調查局請大家收藏:()反穿越調查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