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資訊在來之前的車上,節目組就已經給到了,基本是差不多。
這是今天的最後一站。
校長直接帶著大家,來到了一間教室。
此時,教室裡的學生們,正圍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
“同學們!”
校長率先走進了教室,“我們的客人到了,請回答到各自的座位上!”
秦默幾人緊隨其後走進教室。
而學生們馬上回到各自的座位,緊接著大家要開一個班會,會議內容就是胡楊精神。
透過這一天的錄製,大家也都經歷了很多事情,瞭解了很多關於護林員的故事。
尤其是在場的那位白髮老爺爺,就是一名護林員,從十七歲就開始保護胡楊,如今已經99歲,八十多年堅守在這個位置上,值得尊敬,也是大家尋找一天的寶藏。
在老爺爺說完自己的故事之後,校長邀請秦默六人上來講幾句。
他們都有很多心裡話想說,而並不像以往錄節目那樣,說的都是片湯話,客套話。
第一個上去發言的,是秦浩。
他這剛挖了水渠,感想感受非常多,而且作為一名成熟的演員,組織語言能力也很不錯。
用最樸實的語言和狀態,跟學生們交心交流。
一開始還擔心這些孩子們,怕對普通話的接受程度不高。
畢竟這所學校是去年八月份才恢復的,很多孩子在此之前,中段學業很長時間了。
但交流後才發現,大家的擔憂都是多餘的,他們都能說很流利的普通話,雖然會有口音,可不妨礙交流。
接著上去的,是楊超月。
她整體的表現也很不錯,語言風趣,很接地氣,孩子們也很喜歡。
一連幾個人都說完後。
秦默走上了講臺。
前面幾個人說的都差不多了,到他這裡,基本上是可以總結髮言的。
但說的太深奧,怕孩子們聽不懂。
說的太簡單,又有點兒顯得很隨意。
所以秦默基本上是邊組織,邊隨口發言,並將前面幾個人說過的,再精簡的強調一遍。
“今天來到我們巴楚,除了感受這裡的風土人情,但讓我感慨最多的,就是在這裡看到了很多很感人的事蹟,特別希望你們能夠努力學習,將來能為改善自己的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平時對你們的父母長輩,也要多體諒,他們真的很辛苦,未來是科技時代,希望有一天,我們能用科技改變生活的環境,改變這片土地,也幫助你們的父母減輕負擔。”
“而掌握先進科技,就得靠你們了,因為未來是屬於你們的!”
說完後,秦默在同學們的掌聲中,走下了講臺。